[ADAA2017] 新证据:囤积障碍与强迫症大不同
2017-04-18 MedSci MedSci原创
旧金山——2017年美国焦虑抑郁学会(ADAA)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以独特的5-HT功能紊乱为特征,且与强迫症(OCD)及抑郁症(MDD)显着不同。研究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强迫症门诊主任Sanjaya Saxena博士报告称,本项研究首次针对囤积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进行了探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精神科的一大顽疾,OCD则是
旧金山——2017年美国焦虑抑郁学会(ADAA)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以独特的5-HT功能紊乱为特征,且与强迫症(OCD)及抑郁症(MDD)显着不同。
研究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强迫症门诊主任Sanjaya Saxena博士报告称,本项研究首次针对囤积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进行了探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精神科的一大顽疾,OCD则是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最为全面透彻的精神障碍之一,而Sanjaya Saxena本人也在此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DSM-5中,囤积障碍仍处于“强迫及相关障碍”的分类之下,尚无独立诊断分类。
“本项研究显示,囤积障碍在神经生物学上与OCD截然不同,”Sanjaya Saxena指出,“囤积障碍和OCD可以共病,但并不一定比共病其他精神障碍更常见。只有约15%的囤积障碍患者共病OCD,反之亦然;相比而言,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的情况更多,且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囤积障碍患者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Sanjaya Saxena的研究共纳入了8名囤积障碍患者及14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对照。这些受试者接受了PET检查,并使用了经C11标记的DASP,该配体与脑内5-HT转运体具有高亲和力。5-HT转运体位于神经元细胞膜,可将突触间隙内的5-HT回收进入神经元胞体,同时也是5-HT再摄取抑制剂(SRIs)的主要结合位点。5-HT转运体的结合与恐惧调节、杏仁体活性、皮质醇应答及状态焦虑等相关。
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对照,囤积障碍患者在双侧杏仁体、伏隔核、壳核及右侧尾状核处的5-HT转运体结合更强,而在双侧后侧扣带回处的结合更弱。囤积症状的严重度与右侧前扣带回及右侧眶额叶皮质处的5-HT转运体结合呈正相关,而与双侧后丘脑处的结合呈负相关。
Saxena博士指出,上述发现“几乎与OCD完全相反”。
综合考虑此前Saxena博士及其他研究组开展的研究,部分脑区可能与囤积障碍的病理学关系密切,尤其是前后扣带回。
在Saxena博士看来,位于Brodmann29和30区的亚后皮质(retrosplenia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尤其值得关注。此部位为默认网络(DMN)的一部分,与情感功能、学习、计划、导航,以及自传体、情节、视觉空间记忆有关。
“鉴于囤积障碍患者在上述所有维度均存在功能异常,该部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ADAA#
96
#ADA#
88
#DAA#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