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人工智能为儿科供需不平衡带来新解法

2019-10-08 佚名 南方新闻网

曾经,中国儿科资源的稀缺,与日俱增的儿科门诊量,导致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现象严重。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增长,医学、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提升。伴随技术的突破中国医院儿科正在智慧化,一种新的看病图景正在形成。一些医院门诊大厅正变得越来越安静,排队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不断闪动着的一台台预约挂号机器;挂号结束后,患者打开智能导诊系

曾经,中国儿科资源的稀缺,与日俱增的儿科门诊量,导致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现象严重。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增长,医学、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提升。伴随技术的突破中国医院儿科正在智慧化,一种新的看病图景正在形成。

一些医院门诊大厅正变得越来越安静,排队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不断闪动着的一台台预约挂号机器;挂号结束后,患者打开智能导诊系统,基于系统提示输入病史信息,系统对其病史进行智能采集;医生的工作系统中也安插了多种智能应用,作为诊治助手;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通过远程医疗/智能技术频繁往来沟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智能技术正在渗透到医疗这个垂直专业的领域,成为与医生携手供给医疗服务的重要力量。

在儿科领域,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更是为其供需不足难题提供新解法。医疗行业突出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在儿科领域更为尖锐。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医师数量增至23万,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92名,儿童医疗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依旧不平衡,而医疗AI本质上是将人的能力工具化,将医疗服务的供给者从“医生”变成“医生+AI”。

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医疗领域,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展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医疗服务发展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为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优化区域间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医疗行业的难题有了新解法

当AI全面落地于临床真实场景中时,一些原先的难题有了新的可能性。

从2016年人工智能元年至今,业内领先的AI医疗公司已经从最初的技术研究竞争、产品准确率竞争进阶到临床真实场景中价值的竞争,一些业内领先公司已经在具体细分场景中深耕,儿科便是其中之一。

当前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疾病风险预测、医疗影像、辅助诊疗、虚拟助手、健康管理、智能器械、医药研发、医院管理、病历/文献分析、医保控费等。

在一些顶尖医院,人工智能程序已经深入到预防、治疗、诊断、预后等诊疗全流程,并智能优化流程。以上海医学中心为例,该院上线了由依图医疗打造的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依图医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小依导诊、小依诊前检验、小依预问诊、儿童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等多个AI应用融入诊疗全流程,与临床工作流无缝衔接。临床数据反馈,利用智能诊断系统的准确率高达90%;用“医生+AI”进行辅助诊疗,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利用患儿就诊过程中的碎片化时间将部分诊前工作提前,使等待及排队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医院门诊人流量下降至少30%。作为全国首家智慧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成效显着。

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嵌入医联体,价值得以进一步放大。上海医学中心同时是浦东儿科医疗联合体的龙头医院。据报道,在“浦东儿科联合体”规划蓝图上,将依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整合新区相关医疗机构儿科诊疗及儿童预防保健资源,形成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儿科诊疗和儿童预防保健的分工协作。浦东儿科医疗联合体的建设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时间,使浦东地区的儿科诊疗服务实现同质化,提升区域内各家成员单位儿科的临床服务能力。

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赵列宾介绍,在AI赋能本院医生之后,下一步的目标是常见病赋能基层,让基层医生能用上AI系统。

AI也让疾病诊疗过程精细化,同时更早发现疾病,减少后续的医疗费用支出,节约医保费用。长期以来,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测评长期依赖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浅层特征,发现时间较晚,干预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差。以儿童肥胖症为例,仅有约8%的儿童肥胖得到了及时治疗,而性早熟的诊断更是长期依赖于第二性征等体表特征判断,干预时间节点大大滞后。依图医疗儿童生长发育测评智能一站式解决方案就能在5-10分钟内可完成“拍片-阅片-报告”全流程,并且系统的骨龄判读结果与高年资儿科内分泌医师绝对误差小于0.3年,达到资深专业医师水准。

AI医疗行业的攻坚与未来

目前,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AI”、“医疗”关键词背后的IT领域和医疗领域这两个交叉学科未来还将会在方方面面进行融合。

产品审批也是一道关隘。中国本土医疗AI产品的第一批“三类证”进入审批环节。医疗AI产品在审批过程中将所面临数据库、数据安全、软件更新、产品适用、云计算服务等问题尚需逐个探讨。让业内看到希望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相关审批工作的开展。2018 年12月,国家药监局(NMPA)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专项公益培训会,介绍了AI三类医疗器械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要点,以及临床试验的要求建议等。今年2月1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了《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评要点(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AI三类医疗器械的审评标准已离落地不远,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有望被打破。

数据安全也应是始终高悬于AI医疗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国家卫健委专门发文以引导医疗大数据规范应用。2018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试行办法》),涉及健康医疗大数据从标准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监督管理等诸方面。针对信息安全,方骢博士表示,在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厘定了几条红线:医疗数据属于医疗机构,严格脱敏、不泄露任何患者信息,且医疗数据不出院,并且所有的合作协议都会经过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核。

未来已来,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到2020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防护、应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总体而言,我们正处于以AI、大数据为核心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革命潮流当中。上述问题必将在实践落地过程中被攻克解决,技术创新能终能给人人都带来更好的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普华永道高博瑞:现阶段对人工智能取代医生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在医疗健康行业,人工智能蓄势待发。普华永道发布的2019医疗行业新兴趋势称,人工智能给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彰显出颠覆行业的潜力。近日,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医疗医药行业主管合伙人高博瑞(Mark Gilbraith)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称,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价值是巨大的,在GDP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全球实现16万亿美元的价值,医疗人工智能对GDP的贡

ESC2019:牛津大学人工智能显身手:或可提前至少5年预测心脏病发作风险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由英国牛津大学开发出的一种人工智能工具让人眼前一亮:可在心脏病发作前至少5年就可预测风险。

陈有信教授专访|AI在眼科领域有广阔前景

目前70%的眼科医生分布在大中城市中,但是70%的眼科患者却生活在基层,眼科医生的分布与群众对眼科诊疗的需求不匹配。怎样在现有体系中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人工智能或许能解决部分问题。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2019年9月4-8日在苏州举行。在大会上,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陈有信教授以“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应用”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人工智能加剧医疗服务的不平等?

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医疗手段能使医疗民主化,但有人也开始担心人工智能会加剧不平等。1、“AI将成为你的医生”“未来的医生可能不再是人类”“AI在临床测试中打败了人类医生”。你要是看了这些标题就误以为人工智能不久将会取代医生,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专家说,二者合作的可能性更大。病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命运将由人类医生和其AI助手共同掌握。医学界对人工智能并不乏乐观之见,但也有许多人持谨慎态度。许多以

诺华与微软达成协议,使用人工智能加速药物开发

诺华制药近日宣布,与微软达成了一项为期多年的协议,以利用人工智能(AI)增强其研究工作并加快发现和开发新型治疗手段。

Diabetes Technol Ther:人工智能VS.眼科医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谁更强

眼睛是心灵之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极为重要。目前,眼科医生采用人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需求。EyeArt系统是基于云计算的自动的人工智能筛查系统,通过分析视网膜图像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转诊。近日一项对比人工智能筛查系统与传统人工筛查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发表在Diabetes Technol Ther上。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