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Adv Sci:温州医科大学吴建民/吴金雨发现circHIPK2在促进结肠炎和结直肠癌肠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

2024-07-13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发现circHIPK2 (hsa_circRNA_104507)是一种真正的circRNA,在IBD和CRC中均持续上调,表明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结直肠癌(CRC)和炎症性肠病(IBD)正在加剧全球健康问题。尽管它们的临床表现不同,但这两种疾病都有复杂的遗传和分子相互作用。Hippo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涉及IBD和CRC的发病机制。环状RNA(circRNA)因其在包括IBD和CRC在内的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而受到关注。然而,缺乏对IBD和CRC中涉及的特定circRNA及其功能作用的全面了解。

2024年7月9日,温州医科大学吴建民及吴金雨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CircHIPK2 Contributes Cell Growth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of Colitis and Colorectal Cancer through Promoting TAZ Trans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circHIPK2 (hsa_circRNA_104507)是一种真正的circRNA,在IBD和CRC中均持续上调,表明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此外,在体外和体内,circHIPK2的沉默抑制了CRC细胞的生长。有趣的是,减少circHipk2增强了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但减轻了结肠炎相关的肿瘤发生。最重要的是,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由FUS介导的circHIPK2与EIF4A3相互作用促进TAZ的翻译,最终增加下游靶基因CCN1和CCN2的转录。综上所述,circHIPK2在IBD和CRC的共享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调节Hippo信号通路。CircHIPK2-EIF4A3轴通过增强TAZ翻译促进结肠炎和结直肠癌肠上皮细胞生长。 

图片

结直肠癌(CRC)和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复杂的胃肠道疾病,具有深远的全球健康影响。近年来,CRC和IB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而惊人地增加。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流行和第二大致命的恶性肿瘤。2020年,估计有193万例新的结直肠癌确诊病例,其中90万例导致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来自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大量证据一致指出,IBD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尽管有这些发现,人们对驱动结肠炎相关肿瘤发生的精确机制基础的理解仍然有限。

虽然IBD和CRC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遗传、环境和分子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Hippo信号通路是一个高度保守的激酶级联,调节细胞增殖、存活、移动、干性和分化。细胞-环境相互作用的破坏导致Hippo信号的失调,包括异常的YAP和TAZ激活,这在IBD和CRC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作为经典的YAP/TAZ下游靶点,CCN1和CCN2也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IBD和CRC。重要的是,CCN1在CD或UC患者以及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结肠中表达升高。CCN1通过IL-6在小鼠结肠炎中促进粘膜愈合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强调其在IBD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此外,CCN1与整合素相互作用,调节肠干细胞(ISC)的增殖和分化。因此,修正异常的Hippo信号通路如YAP/TAZ活性和CCN轴具有治疗IBD和CRC的治疗潜力。    

图片

鉴定circHIPK2是一种在IBD和CRC中上调的环状RNA(图源自Advanced Science )

最近的研究强调了环状RNA(circRNAs)的重要性,环状RNA是一类有趣的非编码RNA,因其在包括IBD和CRC在内的多种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而引起了大量关注。例如,circHIPK3在IBD和脓毒症患者的肠黏膜中减少。促进肠上皮的内稳态。PRKAR2A衍生的环状RNA促进结肠炎的恶性转化,并预测结肠炎相关CRC的预后。此外,一些circRNA如circRHOBTB3、circPTEN1和circLECRC被证明在CRC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然而,尽管有这些适应症,仍然缺乏对IBD和CRC中涉及的特定circRNA的全面了解,并且它们的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彻底的探索。    

为了解决这一差距,目前的研究采用了GEO数据库的系统筛选来识别IBD和CRC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发现circHIPK2 (hsa_circRNA_104507)是在IBD和CRC中上调的真正circRNA。此外,在体外和体内,circHIPK2的沉默抑制了CRC细胞的生长。有趣的是,减少circHipk2增强了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但减轻了结肠炎相关的肿瘤发生。最重要的是,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由FUS介导的circHIPK2与EIF4A3结合,促进TAZ的翻译,最终上调下游靶基因CCN1和CCN2的转录。因此,调节circHIPK2表达具有作为解决结肠炎和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的潜力。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0158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4849, encodeId=a2d12214849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5d3e87627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肠炎#</a> <a href='/topic/show?id=0c76116611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ircHIPK2#</a> <a href='/topic/show?id=dbaa1166124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611, encryptionId=0c7611661163, topicName=circHIPK2), TopicDto(id=116612, encryptionId=dbaa11661241, topicName=结直肠癌肠), TopicDto(id=78762, encryptionId=f5d3e876276, topicName=结肠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14 14:25:56 CST 2024, time=2024-07-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ECCO 2023:钱家鸣教授:肠道菌群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的发生有关

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代谢途径在免疫相关结肠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Cell子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文/朱书等合作揭示加重结肠炎的致病新机理

该研究发现肠球菌来源的酪胺劫持肠干细胞中的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加重结肠炎。

PNAS:小分子抑制剂VS基因敲除?林合宁组揭示Sirt2抑制剂改善结肠炎的独特优势

该项研究表明Sirt2小分子抑制剂仍然是IBD治疗的一种潜在策略。

ESMO Open: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结肠炎的1年随访研究

ICI诱导的结肠炎的长期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是一个挑战。ICI诱发的结肠炎可能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难以确定,自然史也不确定。IBD样结肠炎患者可能需要早期和更积极的治疗。

J Ethnopharmacol:白头翁汤通过调节AMPK/mTOR介导的自噬来修复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屏障

探索白头翁汤(BD)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自噬修复结肠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调节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中的作用。

J Ethnopharmacol:西黄丸通过改善粘膜屏障损伤,抑制炎症细胞滤过,改善小鼠结肠炎

结肠炎的患病率正在上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西黄丸(XHP)及其主要成分已被证明具有对抗结肠炎的抗炎特性,然而,XHP治疗结肠炎的具体作用和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XHP对结肠炎的潜在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鲍永利教授团队:TSP50 通过调节 TGF-β 信号传导介导的肠粘膜屏障完整性维持来减轻 DSS 诱导的结肠炎

研究显示,其在肠隐窝中亦有表达,且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样本中发现TSP50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提示TSP50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陆军军医大学最新《自然·通讯》:靶向递送Fc融合PD-L1,有效治疗急性和慢性结肠炎

PD-L1-Fc修饰的纳米颗粒可以为IBD的靶向治疗提供有效和安全的策略。

JCC: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苯乙酰谷氨酰胺与克罗恩病有关,可能通过血小板活化加重结肠炎

使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对饮食进行评估。并在治疗开始前收集受试者的血清和粪便样本。使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在线串联质谱 (LC-MS/MS) 对PAGln和苯乙酰甘氨酸进行定量测量。

CMI:空军军医大学杨安钢、张瑞等团队发现METTL3小分子抑制剂治疗结肠炎

这项研究表明,m6A甲基转移酶METTL3在结肠炎的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示通过靶向METTL3减轻肠道炎症是治疗结肠炎的很好策略。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