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应正视“拒绝续治”背后的“维权无奈”
2014-09-03 滨兵 南方都市报
一则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马瑞雪发布的微信近日被大量转发,其中的声明“我的科室将不再为该女子的孩子提供继续治疗,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满意的解决”更引起关注和争议。南都8月29日街谈更是指出,母亲伤医,孩子何辜? 应该说,医生发表“拒绝续治”声明是事出有因,起因是患者家属在未挂号、诊室里有其他患儿就诊的情况下,值班医生请其出去,该女子突然抓伤医生脸部,而且态度恶劣。即便如此,医生仍然为患
一则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马瑞雪发布的微信近日被大量转发,其中的声明“我的科室将不再为该女子的孩子提供继续治疗,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满意的解决”更引起关注和争议。南都8月29日街谈更是指出,母亲伤医,孩子何辜?
应该说,医生发表“拒绝续治”声明是事出有因,起因是患者家属在未挂号、诊室里有其他患儿就诊的情况下,值班医生请其出去,该女子突然抓伤医生脸部,而且态度恶劣。即便如此,医生仍然为患者治疗,而在事情没有得到合理、公正和满意的解决之后,医生才声明“拒绝续治”。
毫无疑问,事情的起因是患者家属不对,违反相关规定。这应该可以算作是一起医患矛盾,但却不同于一般的医患矛盾,因为不是由治病引起的,而是由患者家属态度不好,违反规定引起的。显然,医生是受害者。治病是一回事,打伤医生是另外一回事。
面对受到患者家属的不友善对待,医生拿什么维权?而“拒绝续治”只不过是一种自我维权的表达。这与“见死不救”无关,因为“患儿已经得到了妥善诊治,无生命危险,且已无需急诊处理的病症,后续的治疗并不一定必须马瑞雪主任所在科室处理。她到任何其他医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医生只是表达不愿意继续为其治疗,只是表达心中的怨气,从医德的标准来看,似乎不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医患双方不具备基本信任的情况下,后续的医疗服务很难开展,也对双方都不利。医生不愿意继续为其治疗,作为患者难道就放心吗?毕竟双方已经撕裂了信任的口子。
医生也是普通人,被对方打伤了,却要心平气和地为对方看病,从医生的职业角度来看,似乎应该这么做,但真要这么做,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应该说,医生的表现已经是很不错了,在受到伤害之后,仍然为其看病。
发生医患矛盾,却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因此,患者家庭往往将“医闹”当成维权法宝,而医生呢?可能会拿“拒绝续治”作为维权武器,这么做,显然无助于医患关系得到缓和。其实,作为医生,即便是声明“拒绝续治”,也没有多大效果,患者完全可以找其他医生治疗。
医患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而解决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努力,需要制度化解决。但对于“拒绝续治”声明,却不应该过多地以道德的名义加以评判,也应该理解医生的难处和痛处。没有受到公平地对待,谁能安心工作?别将医生看做是“神仙”。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