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手术医师的目标:白内障术后无散光并保持屈光状态稳定

2014-10-15 佚名 眼科时讯

随着白内障手术和屈光手术结合日益紧密,为了使患者术后脱镜并拥有优异的视力,我们将更关注角膜散光的处理。我们的目的是获得无散光的屈光状态(可能与标准角膜曲率计不会完全吻合),并希望这种屈光状态能持续稳定多年。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眼科专家们最近的研究对达到以上目的,并优化白内障术后屈光效果起到了指导作用。角膜散光随时间变化一个10年前曾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再次回到诊室复诊,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远视力呈逐年下降的

随着白内障手术和屈光手术结合日益紧密,为了使患者术后脱镜并拥有优异的视力,我们将更关注角膜散光的处理。我们的目的是获得无散光的屈光状态(可能与标准角膜曲率计不会完全吻合),并希望这种屈光状态能持续稳定多年。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眼科专家们最近的研究对达到以上目的,并优化白内障术后屈光效果起到了指导作用。

角膜散光随时间变化

一个10年前曾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再次回到诊室复诊,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远视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的手术过程近乎完美,2.8mm颞侧角膜切口,以处理术前逆规散光,植入非球面IOL,术后双眼屈光状态均为正视。但是现在,10年之后,我非常惊讶的发现,该患者角膜逆规散光(ATR)进展,并接受1.5D的散光矫正。

这是一个随年龄增加角膜逆规散光增加的得经典例子。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案例里,该患者已经在颞侧,即最陡子午线,施行了phaco切口。这样做可以达到抵消轻度散光的作用,在初次白内障手术后达到了正视的效果。如果将切口做在上方,这种随年龄的屈光改变将变得更明显,因为上方切口将使得90度方向变得扁平。

因此,白内障手术预留少量的角膜顺规散光(WTR),这将使得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里拥有优异的裸眼视力,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角膜顺规散光将逐步减少,并向逆规散光发展。如果你只能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那么将目标屈光度设定为0.5D顺轨散光能给患者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角膜后表面散光

最近有一位患者术后效果幸运的接近完美:右眼为-0.25D球镜,左眼完全正视。这使得他双眼的裸眼视力均为20/20,达到了非常高的满意度。但奇怪的是,虽然他整个眼球总的屈光度没有散光,但角膜曲率计度数显示了0.75WRT顺规散光(Figure 1)。这是因为我们测量的特性所致:角膜曲率计仅能测量角膜前表面散光,而不能测量整个角膜的散光。在这个病例里,角膜前表面散光刚好被角膜后表面散光抵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该眼术后没有散光。



虽然我们的角膜曲率计仅能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但还有其它一些设备(诸如角膜地形图)在白内障术前能准确测量角膜后表面曲率。另外,术中像差仪能在混浊晶体取出后,IOL植入前的无晶体状态提供角膜散光度数。

贝勒(Baylor)小组研究显示,顺规散光眼平均约有0.5D角膜后表面散光,相当于0.5D负透镜WTR。这就意味着,如果角膜曲率计测量为2.0D顺规散光,则只需处理1.5D顺规散光。

对于逆规散光眼,角膜后表面散光大约为0.3D,相当于同样度数的负透镜WTR。如果角膜曲率计测量为2.0D逆规散光,则需要处理的总的角膜逆规散光更高,接近2.3D。

目前,四种toric散光IOL通过了美国FDA审批:AMO,Alcon,博士伦和STAAR。让我们以爱尔康AcrySof toric IOLs为例,这是度数范围最大的晶体类型并且散光的递增级阶为0.5D。

在做toric IOL计算时,如果用标准角膜曲率计测量的角膜散光为2.5D顺规散光,我们应该清楚需要治疗的散光要比测得的度数少0.5D,因此,我们从计算的T6 IOL(2.5 D of toricity)降低到T5 IOL(2D of toricity)。我们应该记住,对于顺规散光,应降低一个级阶(Figure 2)。


对于另一个患者,如果我们通过标准角膜曲率计测量的角膜散光为2.5D逆规散光,我们的治疗度数应稍微高于以上度数,因此我们从计算的T6 IOL(2.5 D of toricity)增加到T7 IOL(3D of toricity)。

同样,我们应该记住,对于逆规散光,应增加一个级阶(Figure 3)。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一种toric IOL计算,手术医师都应考虑到phaco切口,IOL球镜度数和晶体有效位置的影响,以达到最精确的效果。


对于接下来遇到的有较大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你应该考虑到角膜后表面散光的影响,并为了远期效果而预留少量顺规散光。当我们的手术患者在解决白内障之外,同时获得完美的屈光效果,他们将最大限度的不依赖眼镜,从而达到非常高的满意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Stem Cell:中科院用CRISPR技术治愈小鼠白内障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治愈了小鼠的白内障遗传疾病。专家认为,这项实验为人类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12月5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干细胞》杂志。中科院李劲松博士同时,该成果被国际杂志《科学家》选择进行同期新闻发布。CRISPR-Cas9技术是利用一段与靶序列相同的单导向RNA(sgRNA)来引导Cas9核酸酶对特异

Structure :αB-Crystallin在白内障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在一项突破性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等机构的科学家破译了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开发出治疗白内障的新方法。白内障是全世界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当前,它影响着全世界将近 2 千万人。“这是人类的梦想,我们已向前迈出一大步,”论文主要作者、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副教授 Rachel Martin 表示,“理解眼睛中是发生什么差错而导致白内障产生的分子机制,可能会开发出

JCRS:白内障术后疗效满意度相关因素调查

白内障手术旨在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仅仅将视力检测作为唯一评估手术效果的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觉的视功能改善及手术效果、满意度。如何做漂亮手术,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是每位术者的终极目标。 对瑞典41家白内障中心术后患者的断面研究显示:无并发眼病、年轻、女性、等候手术时间短、术前视力差、术后视力好的白内障患者自觉视功能改善更明显;术前无并发眼病、术后矫正远视力(CDVA)好的

ESC 2013: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白内障风险50%

8月31日,ESC 2013大会上美国John B. Kostis教授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使白内障发生率降低20%。在治疗疗程较长的年轻(40岁)人群中,他汀类药物能使白内障的发生风险降低50%。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