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医生也怕被问到的12个问题
2014-07-26 孔同 上海观察
一份调查显示,38%的市民认为,病没有看好是医生的责任,40%的市民认为医生绝对不能误诊。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是花钱就能看到所有的病,医生和医学都不是万能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秉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克勤,上海交通大学
一份调查显示,38%的市民认为,病没有看好是医生的责任,40%的市民认为医生绝对不能误诊。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是花钱就能看到所有的病,医生和医学都不是万能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秉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克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丁晓毅,这样一群行业内的“大拿”,最怕被病人问到的问题是什么?
最怕被问No.1:这个病要紧吗?严重吗?
作为放射科医生,丁晓毅最常碰到这个问题。病人做了一个检查来看片子,几乎都会问:“我这个要不要紧?”
比如发现肺部有结节,病人会想是不是肺部肿瘤,最好放射科医生明确告诉他。
但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的病可能有同一种表征,而同一种病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医生只能根据当时的表现来作出判断,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发生改变。
有的病人对结果十分着急,但医生也要请教上级医生,或查阅资料,实在急不出来。同时,放射科医生不太接触临床,因为不知道病人病史,以前做过什么治疗,就没办法第一时间给出诊断结果。
最怕被问No.2:做这个检查或治疗有没有风险?
事实上,任何检查或治疗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丁晓毅曾遇到过一名35岁的女性患者,停经61天,下腹持续性疼痛2天,期间辗转4家医院就诊,都无法确诊。
因为病人是孕妇,CT不能做,丁晓毅和患者本人谈心:“医学规定3个月以内不建议做磁共振的,但鉴于你这种情况,你恐怕只能承担风险。”患者最后做了磁共振。检查发现,左边的卵巢非常大,判断为卵巢囊肿。
产前筛查的超声检查中,可以根据胎儿颈项厚度,来了解胎儿是否有生长缺陷。但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这一诊断的误差非常大,需要进一步选择是否要做羊水穿刺,但这一检查又可能会造成医源性的损伤,或引起感染性的休克。“类似于此的医疗水平局限,也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华克勤曾碰到过一个双胎输血综合症,双胞胎共同用了一条血管来进行血供,造成血液只能供给一个孩子。“到底保全哪个孩子?”在各种判断之下,华克勤和医生们最终选择了保全小的孩子,牺牲可能已有心肌病的大孩子。
35周4天时,产妇顺利分娩,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事后华克勤回想:“如果我们选择牺牲了大的孩子,但小的孩子又没有保住,孕妇和家属是不是能理解呢?这也让人有些后怕。”
最怕被问No.3: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病就是不见好转?
对这一点,杨秉辉很感慨。有一次,医院走廊里贴了一份本院一个医生的讣告,上面写着“因病治疗无效逝世”,就在他们身后,不少病人家属在说:“啊?医生也死了?”
“医生怎么能死呢!在一些患者的概念里,医生是万能的。患者到医院就应该被治好,如果治不好,一定是医生不尽心或者是医疗事故。” 杨秉辉说,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发达,乐观主义的精神,也感染了广大民众,甚至不少人觉得医学是万能的。
一份由解放日报对近千名市民作出的调查发现,38%的市民认为,病没有看好是医生的责任,40%的市民认为医生绝对不能误诊。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是花钱就能看到所有的病,医生和医学都不是万能的。
最怕被问No.4:这个病会断根吗?
对华克勤来说,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妇产科医学上的第一大堡垒,就是疾病的复发,包括炎症、肿瘤。
华克勤曾遇到一名痛经五年的病人,检查时发现有卵巢巧克力囊肿,每次经期腹痛,这个囊肿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要根治这样的疾病,只有做全子宫和双附件的切除,但患者还年轻,采取了药物的保守治疗。”华克勤不无遗憾地说,“疾病就一直处在复发、手术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杨秉辉说,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占用了中国70%的卫生资源,但确实都是很难治好的。
最怕被问No.5:为什么做了许多的检查,就是查不出毛病?
丁晓毅认为,这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或对检查方式功效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疾病的表现、状况和过程,有的在早期显示不出来,比如说早期的胃癌、宫颈癌,只有非常有经验的医生才能看出来。
华克勤说,疾病有隐匿性和不确定性。她曾遇到过一个55岁腹痛的老太太,先是看了内科却没发现问题,待转到妇科以后,才发现已是晚期卵巢癌。“对她来说,可能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期。”
杨秉辉的意见是,现在科技很发达,真正查不出来的毛病恐怕不会很多。如果真查不出来,也要考虑不是器质上的毛病,而是因为心理负担压力比较大造成的。
最怕被问No.6:做这么多检查,是不是“过度治疗”?
在调查中发现,81%的市民都担心被“过度治疗”。丁晓毅说,各种检查的确有不同特点和针对性,X线、CT、MR、DSA各有各的优点,有时的确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丁晓毅遇到过一个49岁的女病人,外伤后胸片检查后没发现大问题,但到伤科治疗两个星期后,病人没有好转。“进一步确证,就可能需要做CT和磁共振。”
但磁共振就一定好吗?当然不是。比如,应对关节炎,一般来说最好的检查方法就是磁共振。但丁晓毅曾遇到一个57岁的病人,肩关节疼痛6个月,做完磁共振里面一大片异常的东西,但怎么也看不清是什么,又加拍了一张X光片,就发现里面有气体,感染了。所以说,有时单项的检查措施的确不够用,必须借助其它手段找出真正的病因。
除此之外,医生还怕被问到这些问题:
No.7. 签手术同意书,讲了一大堆风险,医生是不是想推卸责任?
No.8. 某某医院的某某教授说了,这个病很容易治疗好,你们怎么治了这么久也不好?
No.9. 为什么上次一用药就好了,这次一点用也没有?
No.10. 这个药这么便宜,能治病吗?
No.11. 上次吃了你开的药,现在更差了,是不是吃药吃坏了?
No.12. 这个药我没用过,效果怎么样?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挺为难的
172
深有同感!
143
老百姓也要多了解健康及医学知识,毕竟身体是你自己的,没人替你管理,医生更多时候只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173
群众的医疗常识基本为零。既不能理解疾病为何会痊愈,更不能理解疾病为何难治,加强国民的基本科学素养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医患沟通和理解,否则只能觉得自己被忽悠
190
1.这病要紧吗?严重吗?
有些人有一点病就觉得不得了,有些人觉得不死就不要紧,所以严不严重这看个人主观感觉
2.这病能断根吗?
请回答哪个病能断根呢?比如说最常见的,感冒,谁能保证这次感冒治好了下次就不得感冒了呢,病靠养,身体靠自己调养,我们只是解大家燃眉之急
3.这个检查或治疗有没有什么风险?
把治疗和不治疗的风险和收益都如实告诉患者,告诉患者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让患者自己做决定
4.这个药没用过,效果怎样?
这药大部分人用的效果都不错,但每个人的反应性不一样,具体效果你可以试试看
201
楼上西医是不可能取缔的
88
正常医生也要尽职,患者也要理解
104
不治了
119
取缔西医!
132
怎么回答才合理呢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