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青睐中国中医药的“世界记忆”
2018-01-23 朱蕗鋆 中国中医
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传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当下中医药“国际范”十足,在造福全球人类健康事业上大放异彩!
来自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34.26亿美元。“疾病无国界,医疗无国界。医疗的本质就是要造福人类健康。中医药一直就在‘走出去’的路上,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说。
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医药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既符合国情,也符合民意。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含民族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同时,中药产业也快速发展。目前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全国有2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已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2016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60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的近三分之一。
据记者了解,天士力控股集团与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政府于2013年联手共同建设安国数字化现代中药都,集全国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营销等全过程,打造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个性化的中药材交易平台,以及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和第三方检验平台,促进中药材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业务模式组合创新。
国际化稳步推进
据王笑频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截至去年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17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在中国境内建设11家中医药合作示范基地,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此外,中医药已经积极参与到我国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中,降低中医药市场准入,减少贸易壁垒。
由政府牵头的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项目。王笑频表示,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运营属于复合机制。“在双边政府达成共识后,由双方合作的机构共同来承担建设,机构又吸引一些企业参与,例如匈牙利塞梅尔维斯大学和我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十年合作的基础上,又共同建立了中东欧中医中心。”
再以北京同仁堂集团为例,这家创于1669年的中华老字号,早在1993年就走出国门,在香港开办了第一家海外药店。迄今为止,同仁堂已在海外2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公司和130家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并在香港建成了同仁堂海外第一家生产研发基地和当地最大的中医养生中心。在海外累计诊疗的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数以亿计的海外人士认识了同仁堂。同仁堂商标在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法注册,同仁堂生产线通过香港卫生署、日本厚生省、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和伊斯兰哈拉认证、以色列洁食认证,为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保障。“同仁堂在海外成功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目标。”北京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丁永玲说。
目前,我国还支持在黑山建立了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研究当地中草药的药理,为企业进入黑山进行中草药开发做好前期工作。“中医药企业‘走出去’,不止是把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卖出去,同时可以把当地的资源全球化。比如东南亚、非洲、中亚一些地区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某一类的中草药,国内企业就可以去那里开发,依据中医药理论,利用本国的药材,重新整合资源,优化产品,降低价格,提高服务,在全球创造价值链。‘走出去’是全方位走出去,有理念、文化、产业、资源,然后共享共建,共同开发。”王笑频如是说。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传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当下中医药“国际范”十足,在造福全球人类健康事业上大放异彩!
来自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34.26亿美元。“疾病无国界,医疗无国界。医疗的本质就是要造福人类健康。中医药一直就在‘走出去’的路上,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说。
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医药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既符合国情,也符合民意。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含民族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同时,中药产业也快速发展。目前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全国有2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已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2016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60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的近三分之一。
据记者了解,天士力控股集团与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政府于2013年联手共同建设安国数字化现代中药都,集全国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营销等全过程,打造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个性化的中药材交易平台,以及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和第三方检验平台,促进中药材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业务模式组合创新。
国际化稳步推进
据王笑频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截至去年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17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在中国境内建设11家中医药合作示范基地,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此外,中医药已经积极参与到我国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中,降低中医药市场准入,减少贸易壁垒。
由政府牵头的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项目。王笑频表示,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运营属于复合机制。“在双边政府达成共识后,由双方合作的机构共同来承担建设,机构又吸引一些企业参与,例如匈牙利塞梅尔维斯大学和我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十年合作的基础上,又共同建立了中东欧中医中心。”
再以北京同仁堂集团为例,这家创于1669年的中华老字号,早在1993年就走出国门,在香港开办了第一家海外药店。迄今为止,同仁堂已在海外2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公司和130家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并在香港建成了同仁堂海外第一家生产研发基地和当地最大的中医养生中心。在海外累计诊疗的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数以亿计的海外人士认识了同仁堂。同仁堂商标在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法注册,同仁堂生产线通过香港卫生署、日本厚生省、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和伊斯兰哈拉认证、以色列洁食认证,为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保障。“同仁堂在海外成功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目标。”北京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丁永玲说。
目前,我国还支持在黑山建立了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研究当地中草药的药理,为企业进入黑山进行中草药开发做好前期工作。“中医药企业‘走出去’,不止是把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卖出去,同时可以把当地的资源全球化。比如东南亚、非洲、中亚一些地区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某一类的中草药,国内企业就可以去那里开发,依据中医药理论,利用本国的药材,重新整合资源,优化产品,降低价格,提高服务,在全球创造价值链。‘走出去’是全方位走出去,有理念、文化、产业、资源,然后共享共建,共同开发。”王笑频如是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医药#
0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95
学习了.谢谢分享.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