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颅内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
2022-12-1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2022.12.10早上,由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承办的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GWCVD 2022)在线上准时召开。
2022.12.10早上,由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承办的第十一届脑血管病长城论坛(GWCVD 2022)在线上准时召开。在下午的烟雾病及脑血管病专场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的马宁教授进行了“颅内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这一专题报道。
首先患者对颅内动脉慢性闭塞这一现象进行了病因学、流行病学的介绍。该病可以由于动脉斑块、合并血栓、血栓、动脉夹层、损伤及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而对于闭塞的时间,马教授提出,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判定时间,建议医生应对病史进行更加详细的询问。
目前的数据表明,颈动脉慢性闭塞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为6-20%,但对于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的卒中复发风险尚缺乏有效的证据。对于IATO患者,往往颅内操作的成功率为87.6%,其中19.4%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支架再狭窄的风险为15.6%,卒中复发约见于17%的患者。马教授主要对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慢性闭塞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纳入了由于低灌注所致症状、闭塞时间短的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随后,马教授通过典型病例的讲解以更好的阐述该问题的治疗。通常,马教授指出对于该类患者使用微管结合微导丝的治疗方法,同时建议使用较软的导丝,操作时不宜暴力,选择阻力较小的部位进行突破。部分病变出现微导丝通过后微管不能通过,此时建议使用较小的球囊进行逐层扩张后放置支架。通过后续的病例,马教授指出应避免出现医源性的穿支损伤或夹层病变。
随后,马教授对该团队总结的天坛医院的病例进行展示。颅内操作的成功率为82.9%,其中8.5%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支架再狭窄的风险为26.6%,卒中复发约见于12.6%的患者,提示颅内慢性闭塞患者长期预后并不令人满意。对于有卒中和非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并未发现两组患者成功率的差异。对于再狭窄的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再狭窄的风险明显较高,且后循环患者有再狭窄的趋势。
此外,该团队另外一项研究提示,对于闭塞性病变,满足慢性狭窄低动力的患者,应进行高分辨核磁进行检查以指导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最后,马教授对该主题汇报进行了总结。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