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综述:“革命性”药物为癌症患者带来希望,七大策略战胜耐药挑战!

2023-11-21 医学新视点 网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李健斌教授围绕ADC类药物最新研究进展、乳腺癌领域的ADC类药物、ADC类药物治疗耐药性的管理等话题,展开详细阐述。

靶向疗法是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识别癌细胞、杀伤癌细胞的能力,一直是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可以对癌细胞发挥特异性杀伤作用的新型药物。这类药物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负责连接单克隆抗体和有效载荷)、有效载荷三部分构成,可以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即有效载荷)以靶向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中。

与传统化疗相比,ADC结合了单克隆抗体的高选择性和细胞毒药物的高效力特性,可显著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性。在癌症治疗领域,ADC凭借在诸多适应证中的优异表现,已经逐渐成为医学领域新的焦点,被誉为癌症治疗的“革命性药物”。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李健斌教授在肿瘤学领域著名期刊Cancer上发表重磅综述,围绕ADC类药物最新研究进展、乳腺癌领域的ADC类药物、ADC类药物治疗耐药性的管理等话题,展开详细阐述。

图片

截图来源:Cancer

ADC类药物“治疗靶点”、“有效载荷”研究进展

综述指出,理想的癌细胞特异性抗原(靶向药物的靶点)应在癌细胞中表达丰度,但在其他正常细胞中却很少表达。目前获批的ADC药物,其靶点特异性抗原包括:CD22、CD33、CD30、HER2、CD79b、Nectin‐4、BCMA、EGFR、CD19、TF、TROP‐2和FRα。此外,其他一些具有前景的抗原,如CLDN18.2、c-Met、PSMA、Muc1和PD‐L1,目前也正处于临床研究之中。

不同的有效载荷类型或有助于增强ADC药物的肿瘤杀伤作用,并避免可能的耐药性。传统有效载荷包括:DNA损伤药物(如多西环素)、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喜树碱分子、SN38)以及微管蛋白抑制剂(如MMAE、MMAF、DM1和DM4)。当前综述还总结了其他一些很有前景的有效载荷,包括RNA聚合酶抑制剂、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Bcl‐xL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如TLR7/8和STING激动剂),这些类型的有效载荷很好地平衡了药物的安全性、活性和溶解度,或有望促进ADC药物的进一步升级。

乳腺癌领域重磅ADC类药物

目前全球已经批准多种ADC药物用于乳腺癌的治疗。综述重点介绍了三种ADC药物,分别是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德曲妥珠单抗(T-Dxd)和戈沙妥珠单抗(SG)。

  • 恩美曲妥珠单抗是第二代ADC,且是首个获批用于实体瘤治疗的ADC类药物。恩美曲妥珠单抗由曲妥珠单抗、非裂解连接子、DM1构成,平均药物-抗体比为3.5(即平均每个曲妥珠单抗偶联3.5个DM1)。

EMILIA研究显示,恩美曲妥珠单抗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对于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KATHERINE研究表明,T‐DM1在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iDFS)方面的疗效要优于曲妥珠单抗。

  • 德曲妥珠单抗是第三代ADC,由曲妥珠单抗、可裂解的四肽连接子、拓扑异构酶抑制剂(Dxd)组成。Dxd的活性是伊立替康的10000~100000倍,且其旁观者杀伤作用可进一步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

Destiny‐Breast01研究“首次”探索了德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数据显示,即便是患者既往接受过中位6线的治疗,德曲妥珠单抗仍然可以为其带来高达61.4%的客观缓解率。Destiny‐Breast03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活性对照药物相比,德曲妥珠单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PFS(HR=0.28;95% CI 0.22~0.3)。在Destiny‐Breast04中,与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相比,HER2低表达患者接受德曲妥珠单抗治疗后PFS和总生存期(OS)在统计学上显著延长,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低表达患者中的应用。

  • 戈沙妥珠单抗是另一种获批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第三代ADC。戈沙妥珠单抗由TROP‐2抗体hRS7、可水解的CL2A连接子、SN38组成,平均DAR为7.6。

ASCENT研究探索了戈沙妥珠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与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相比,戈沙妥珠单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HR=0.43;95% CI 0.35~0.54)和OS(HR=0.51;95% CI 0.41~0.62)。2020年,美国FDA加速批准了戈沙妥珠单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七大策略克服ADC类药物耐药性

综述强调,ADC类药物治疗同样存在耐药的可能。根据目前临床发现,ADC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可能机制包括:由于抗原靶点下调、表达消除、抗原突变等原因,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被削弱;ADC类药物的内化途径被阻断,这使得ADC类药物的内化和转运变得困难重重;溶酶体蛋白水解减少、酸化,溶酶体转运蛋白功能的丧失也可能抑制ADC类药物中连接子的裂解;其他机制,如有效载荷靶标突变、DNA修复功能障碍以及抗原异质性等,也可能导致患者对ADC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综述指出,未来我们需要实施各种策略来克服ADC类药物的耐药性。具体而言:

  • 面对抗原靶点下调或缺失,临床上我们可以优选将ADC类药物与其他靶向药物进行联合应用;

  • 选择其他机制的ADC药物也有助于克服特定的耐药性;

  • 新型ADC结构,如双有效载荷或免疫刺激有效载荷,也可应用于药物设计,以进一步降低耐药风险;

  • 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增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提高内化效率,在克服耐药方面或许同样有效;

  • 对于细胞内吞缺陷的患者,我们可以开发出非内化的ADC抗体,使有效载荷直接释放到肿瘤微环境中,然后被肿瘤细胞吸收;

  • 修饰抗体Fc段可以增强药物的细胞毒杀伤作用,这或许是提高ADC类药物疗效和克服耐药性的可能方法;

  •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可以利用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二代测序技术等在ADC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综述指出,中国的临床医生和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ADC类药物的发展,并发掘了多种具有临床治疗前景的ADC类药物,如MRG002、ARX788、SHR A1811、A166等。此外,目前中国专家正通过真实现世界数据以及随机临床研究探索ADC类药物应用的最佳方案。

总之,ADC类药物的肿瘤杀伤作用和全身安全性要优于化疗。目前,全球有超过700种ADC类药物正处于研发之中。中国在ADC类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发现,将有望进一步提高ADC类药物治疗的可及性,并降低治疗耐药和副作用发生的可能。

参考资料

[1] Jianbin Li et al.,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in breast cancer in China: Highlight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Cancer. Doi: 10.1002/cncr.3509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69956, encodeId=aed321699569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c423e25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0650803e2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耐药#</a> <a href='/topic/show?id=2cf099928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靶向疗法#</a> <a href='/topic/show?id=6f6c19562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DC#</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56, encryptionId=6f6c19562f, topicName=ADC), TopicDto(id=23725, encryptionId=73c423e2572, topicName=乳腺癌), TopicDto(id=80372, encryptionId=0650803e21a, topicName=耐药), TopicDto(id=99928, encryptionId=2cf09992871, topicName=靶向疗法)],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Nov 21 14:07:20 CST 2023, time=2023-11-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这种常见的维生素,竟促进癌症生长,减少摄入可抑制癌症

该研究显示,在人类和小鼠乳腺癌模型中,高表达MYC的乳腺癌细胞严重依赖维生素B5来生长和存活,而通过饮食限制维生素B5的摄入,会导致许多MYC介导的代谢变化逆转,并抑制肿瘤生长。

8%的恶性肿瘤、32%的乳腺癌存在PIK3CA突变,有什么靶向药?耐药怎么办?

今天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可能大家并不陌生的基因PIK3CA,这个基因突变发生在8%的恶性肿瘤里,其中包括40%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Eur J Radiol: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术前分期-究竟该如何选择?

尽管乳腺癌的诊断本身是多模式的,包括乳腺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查,但大多数先前的研究都集中在一个患者群中的成像模式子集的比较;他们要么比较CESM与Mx、CESM与Mx/US或CESM与MRI。

前沿进展 | HER2低表达浸润性乳腺癌特点及抗体偶联药物(ADC)在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主任团队在BMC Medicine发表重磅研究,从临床病理、疾病预后,基因变异图谱层面阐明HER2低表达人群特征,为HER2低表达能否成为独立亚型提供参考。

“乳”此重要!面对乳腺癌,义乳如何成为你的“心灵守护者”?

本期内容分享为什么要佩戴义乳?如何使用义乳?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义乳?关于此话题,欢迎您留言分享观点!

病理干货 | ADC药物或将开启HER2 低表达乳腺癌诊治的新篇章

多种抗HER2靶向药物为该亚型的患者提供了显著的临床益处,伴随新型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多的研究焦点转向HER2低表达的患者。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