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医院火了,因指标已满拒收孕妇被曝光!
2016-09-26 大鹏 医学界
导读:“因指标已满医院拒接收剖腹产孕妇”,这只是当前医改诸多乱象中的一个缩影。这两天,有一则新闻闹得挺火。据《安徽商报》报道,安徽省宁国市的曹女士即将生二胎,准备在宁国市中医院提前剖腹产。家属缴纳完住院押金等候分床位时,一名住院医生却让她去宁国市人民医院生产,原因是“中医院剖腹产指标已满,再收要罚款2000多”。事发后,当地卫计委表示,已批评教育相关人员,并责成该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事发医院:宁国
导读:“因指标已满医院拒接收剖腹产孕妇”,这只是当前医改诸多乱象中的一个缩影。
这两天,有一则新闻闹得挺火。据《安徽商报》报道,安徽省宁国市的曹女士即将生二胎,准备在宁国市中医院提前剖腹产。家属缴纳完住院押金等候分床位时,一名住院医生却让她去宁国市人民医院生产,原因是“中医院剖腹产指标已满,再收要罚款2000多”。事发后,当地卫计委表示,已批评教育相关人员,并责成该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事发医院:宁国市中医院
就是这么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儿,在医疗界引发了广泛热议,很多业内人士也都纷纷转发,有批评医院拒诊的,也有抨击当地卫生部门乱设指标的,一时间众说纷纭:
@海啸:此事不关医德,如果一个月收两个超标患者,对于大多数医院责任到人的规定,这个医生这个月就得喝西北风了。
@南狐:医保也有指标,住院费超过医保指标也是从医生工资里扣。
@幸福生活:这个医德有什么关系?不要什么事都说医德,不要用医德绑架医生!
@医者:县级医院剖宫产率要求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超了就罚钱,所以医生苦口婆心的劝孕妇顺产。
@花花君:为什么不问出指标的人,反而关乎医德医风?
剖宫产设指标引发质疑
实际上,“因指标已满医院拒接收剖腹产孕妇”这样的事情,在医疗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妇产科工作过的,几乎都经历过。
根据宁国市卫计委给出的说法:“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超过国际警戒线。省卫计委也颁布了控制剖宫产率的文件,但怎么执行,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手段,手段(指超出指标罚款)不是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剖腹产率。”
据了解,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剖宫产率设置的警戒线为15%,而中国剖宫产率则高达46.2%。为了降低为了剖宫产对产妇及婴儿造成的潜在风险,安徽省于2015年出台了中国首个剖宫产管理清单,并且规定:“医生有权拒绝”。这一政策随后在安徽省各地逐步推行,但给医疗行为设置硬性指标的做法,也引发了医疗界的诸多质疑。
奇葩指标折射医疗乱象
值得注意的是,诸如给医院剖宫产设置指标这样的做法,在目前的医疗领域,并不少见,“因指标已满医院拒接收剖腹产孕妇”,这只是当前医改诸多乱象中的一个缩影。
类似的事情还有曾经在医疗界引发轩然大波的“给医院定患者死亡率指标”。2014年,国家卫计委下发“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0.8%,住院手术死亡率1.4%。部分民众由此质疑新规可能导向医院拒收危重病人,甚至对死亡数据造假,这也因此在业内引发了广泛热议。很多业内人士都纷纷吐槽:“死亡都能设指标,难不成还不准死了”?
这还没完,去年福建一条《男子“被精神病”20年,涉事村医称是自己随机填写》的新闻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涉事村医说“这是上头下达的指标任务,共做了3个精神病患者”。为了完成任务,上面要求做到30%建档率,然后一级一级就按照这个“标准”分解下去,最后就闹出“被精神病”这样的笑话。
医生们怎么看?
那么,医生拒收剖腹产孕妇,医院如何处理?当地卫计委给出的解决措施是:“我委已责成市中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院纪院风整顿,对相关科室和医生进行批评教育。”当地卫计委的做法,引发了很多医生的不满,医生们普遍认为:这跟医德没有任何关系。
“剖宫产率以为一直都有规定,但标准很低,虽然以前很多医院都超标了,但卫生部门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这样的问题在以前显得并不起眼。”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告诉媒体:“这样的事情并不新鲜,只是这一次在引发了社会关注,才把事情放到了台面上”。
“这样的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多。”一名三甲医院的管理者表示,随着全面二孩的到来,生二胎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其中很多都是大龄产妇,这批人的临床风险很大,选择生产方式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剖腹产。“而医院一方面要承担医疗救助的义务,另一方面也要承担着卫生部门的硬性指标考核,因此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经过7年多强力推动,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距离当初提出的目标却依旧很远。原因何在?恐怕这次“因指标已满医院拒接收剖腹产孕妇”的“这件小事”能给步入深水区的中国医改提供一点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探索了7年的医改,很多决策一开始就不靠谱。”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坦言,很多行政命令式的硬性指标,缺乏对基层深入的调研,诸如“县域内就诊率达90%”、“药占比降到30%以下”,很多这样的规定缺乏实际意义,反而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和医保基金的压力。
宁国的“这件小事”告诉我们:医改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放松各种不恰当的管制,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瞎指挥。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无奈的办法,体制的根源!
91
所有的事情都与制度有关,个人的力量很渺小
106
呵呵呵呵呵呵呵
93
每到季度末,天天算指标,免得超出限额被罚,天天干活,到头来因为超标被罚,出力不讨好,医生不能安安心心看病,时时刻刻得考虑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整天都是改革,到底成效如何,也是有目共睹的啊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