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热点:媒体做科技报道,要如何避免陷阱?

2019-02-23 童庆安 健康报医生频道

科技报道的陷阱 科学报道相对于一般的社会新闻报道,有更高的专业门槛。对于传媒工作者而言,面对不断爆出重大科技“突破”的新闻,该如何判别真伪?躲开“陷阱”? 01 谨慎报道未经正规学术刊物发表的成果


科技报道的陷阱

科学报道相对于一般的社会新闻报道,有更高的专业门槛。对于传媒工作者而言,面对不断爆出重大科技“突破”的新闻,该如何判别真伪?躲开“陷阱”?

01谨慎报道未经正规学术刊物发表的成果

其实,在疟疾治疗癌症新闻刷屏前,2019年1月10日,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就向广大从事科学传播的媒体人发出5条倡议,呼吁理性、客观、准确地报道科学新闻。现在看来,这个倡议对于帮助科技媒体人如何辨别“热点”、把握方向,并且做好科学新闻报道,具有指导意义。

倡议的第4条提到:尊重科学传播规律,依靠科学共同体,谨慎报道未经正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成果。

科研领域,科学家做出的研究成果,往往要在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得到发表,才可能会被同行认可。

权威的学术期刊发文有严格的程序,一篇论文在发表前,编辑要交给科学共同体去评审,即“同行评审”,其实验过程也可能会被同行重复,确认实验结果可以复制。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如果科研成果能被各路“冤家”评审通过,说明这项科研成果确有价值,才会被权威的学术刊物采用、刊登。对于某一领域了解并不深入的科技媒体人而言,同行评审的程序,实际上也就是帮媒体在做科学性把关。

大众传媒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报道和传播,科学性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依靠科学共同体,跟踪相关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刊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报道,也是欧美主流媒体在科学报道中常常秉持的原则。

02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而反观在人体开展“疟疾治癌症”事件,该研究并没有在权威期刊发表文章,没有接受过同行的评审,而是通过在中科院的一个有知名度的演讲上宣布的。事件在得到大众媒体报道后,迅速升温,也很快也遭到了各种质疑。

无独有偶,2018年11月底,另一位中国科研人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公开宣布,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造了两位人类女婴的某个基因,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非常轰动,但研究立刻招致来自科学同行、监管机构的严厉谴责。

贺建奎也是在没有发表论文的情况下,通过接受美联社独家专访、提前在视频网站YouTube发布宣传视频的方式,绕过了学术界的同行评审程序,直接将初步研究数据向媒体和公众公开。国内媒体随后对此事未加甄别报道后,“基因编辑婴儿”开始刷屏。

其实,研究成果即便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刊登了,也会有发现错误最终撤稿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是“韩春雨事件”。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2016年5月2日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被媒体誉为“诺奖级”成果。但论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强烈质疑,很多国内外同行表示无法重复其研究结果,韩春雨团队最终撤稿。

03科学允许试错但新闻选择应慎重

科学研究允许探索和试错,可以千奇百怪和异想天开,但对于未经同行评审的重大科学研究,大众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报道也应慎重,因为媒体的权威性会使公众不假思索地选择信任。

清华大学前副校长、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说过:“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未必高尚”。在科研领域,每个人的动机都不同。有人可能是基于兴趣,有人可能是因为成就感,亦有人把科研当成了追求名利,甚至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从事科学报道的媒体人没有必要盲目崇拜所谓学术权威,盲目崇拜教授、专家,而是要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力量来把关,不要急于出“独家”报道,报出“惊天”的消息,而枉顾新闻报道科学、理性、客观的根本原则。(文/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北京科技记协秘书长  童庆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樊代明院士:光吸引人眼球的媒体,不是好媒体

樊代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科学家、也是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在第十二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医学与科学。详见:樊代明院士论医学与科学,说出了所有医生的心里话 樊代明院士 梅斯医学作为媒体合作单位,有幸采访到了樊代明院士,请教了医学与哲学及中国目前中医现状问题。樊代明院士同时对记者和媒体提出了真切的要求。 医学与哲学

媒体探访实验室:试管婴儿可阻断遗传病基因,不需基因编辑

近日,记者探访山西省生殖科学研究所生殖中心实验室,据该实验室专家介绍,通过试管婴儿,一些家族遗传病基因在早期是可以阻断的。当天,实验室内的培养箱里存放着试剂,一位不孕的患者即将进行取卵手术,卵子取出,与精子结合受精后将被存放至培养箱,直至植入女方子宫内。据了解,试管婴儿周期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前期检查、促排卵、取卵/取精、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体外培养、取细胞进行基因检测、植入母体宫腔,最终完成孕育4

BMJ:重视媒体报道的健康事件对民众医疗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估激烈的他汀药物治疗的利弊争议的媒体报道对他汀药物使用的影响。前瞻性收集初级保健的电子数据以进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每个月新服用或目前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主要研究结果为媒体报道后开始/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校正后的比值比。结果发现,尽管有记录风险评分的患者总体比例下降,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高密度媒体报道时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得

医媒对立何时了?记者对医者的误解着实有点深……

作为医者,我们苦苦追求的,并非出将入相的辉煌,而是一种救死扶伤的经历;我们痴痴寻找的,并非经天纬地的成就,而是在每一个病例中上下求索抽丝剥茧的无悔。

Gerontologist:媒体对养老护理部门的关注逐步降低

大多数美国人对养老院部门的较低评价部分原因可能来源于媒体的报道方式。本研究旨在通过确定51家媒体对养老院部门的描述(1999-2008年)来进一步了解媒体对养老院部门的报道。 使用关键字搜索LexisNexis数据库来确定养老院部门相关的文章,共确定了16280篇相关的文章。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对文章色彩、主题、重点和主要人员进行评估。使用基本频率和描述性统计来研究文章内容不同地区、市场类型

免疫艾滋病婴儿领头人贺建奎回复媒体:在参加基因编辑峰会

世界首例,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了?11月26日,一则由人民网深圳频道发布的消息,再次将人类基因编辑伦理话题引入公众视野。通过公开电子邮箱,记者与该技术团队领头人、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取得联系。贺建奎回复称:他于11月26日至29日将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封面新闻记者在科技部官网证实了该峰会于11月27日至29日在香港召开。与会者关注话题包括“基因编辑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