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读
SPINE: 腰椎MRI退行性表现与下腰痛关系不大
腰椎退行性MRI结果与当前或未来的腰痛有很小或没有关联,支持当前指南推荐的腰痛限制性影像学检查。
Spine:存储超过28天的红细胞输注与脊柱手术后增加的发病率有关
探究在三级医院接受脊柱手术的病人的中储存红细胞(PRBCs)贮存期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尽管回顾性研究显示PRBC储存时间越长,患者的预后越差,但是随机临床试验发现结果无差异。 然而,没有研究探讨在脊柱手术中给予储存时间最长的血液(28天或以上)对发病率的影响。
Spine:撑开式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调查人员发现使用同种异体骨块增强进行撑开式椎板成形术和层间腰椎融合术 可能是侵入性更小的替代治疗方式。 “这项研究显示了卓越的临床结果和一个可接受的影像融合成功率。”作者写道。 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来自两个地点的37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这些患者为L1-2和L4-5之间的单级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伴有神经源性跛行。患者均行撑开椎板成形椎管减压和层间腰椎融合术。
Spine:脊柱融合时使用rhBMP,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在Spine发表的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患者进行脊柱融合时使用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不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研究者利用华盛顿医院的数据库,纳入了4246名进行脊柱融合时使用rhBMP的患者,还有12668名在操作中没有使用rhBMP的患者。调查人员根据年龄、性别和治疗情况与患者进行了匹配。平均随访4.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诊断为癌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449例患者被诊断为癌症。这些患者
Spine:含铅眼镜可降低脊柱术中C臂所致的眼睛辐射暴露!
脊柱微创手术中常会使用标准透视C臂X线定位,那么就会存在辐射暴露。近期有研究人员通过模拟人,证明三种不同类型的含铅眼镜可显著降低这种情况下的眼睛辐射暴露!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Spine上。
Spine:没钱没地位更容易骨质疏松?
近期发表在Spine的研究称,社会经济地位与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显著相关。研究者对2008-2012年的健康保险审查和评估服务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估韩国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每年患病率和发病率。研究者还调查了国民健康保险(NHI)受益人和医疗救助(MA)受助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韩国有2,018,236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243,054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
Spine:颈椎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发表在Spine的回顾性研究称,虽然年龄小的颈椎和脊髓损伤(PCSI)的发生率低于年长者,但死亡率却更高。研究者通过儿童住院数据库(KID)对2000-2012年的PSCI患者进行了分析,根据年龄(反应患者发育阶段)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评估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损伤情况、医院特点和并发症等。此外研究者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与PCSI患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
Spine:等待孩子手术的过程中,术中短信能降低父母的焦虑
一项前瞻性、非随机试验结果表明,当孩子进行后路脊柱融合术(PSF)时,父母接受到外科医生术中发出的短信,可减少焦虑(与没有收到术中短信的父母相比)。该研究纳入了2个中心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96名父母(47名父亲和49名母亲),其中1个中心的父母在术中没有收到任何短信(组1),另一组的父母则在术后能收到外科医生的短信(组2)。分别在PSF术前(P1)、术中分离(P2)、手术1小时(
Spine:AOspine 脊柱骨折新分型可作为胸腰段骨折分型标准
去年,AO脊柱协会在Spine上发表了脊柱骨折新分型的指导意见,该分型中文版在骨科频道内已有译文(AOspine 胸腰椎损伤新分类系统),新分型对老的AOspine分型进行了简化,并结合近10年脊柱外科学界关于胸腰椎骨折分型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临床分型更为简便。 尽管该分型系统由国际权威的AOspine组织提出,但其在临床中使用的可靠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验证。 近日,学者Juli
Spine:脊柱融合术中使用BMP骨不连无改善
2002年,美国 FDA 批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用于单节段前路脊柱融合术。 自从BMP上市以来,一些研究陆续报道了BMP的并发症,但BMP一直还在使用的原因之一是有研究证实BMP能预防髂骨植骨融合(ICBG)的疼痛和并发症,还能降低脊柱融合术的失败率,但其中很多研究采用影像学评估骨不连的方法。 Guppy等认为这中方法并
Spine:神经电生理和临床查体可准确判定腰突术前术后神经损害
腰痛可归因于不同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对腰痛并坐骨神经痛,临床电生理标准,包括传统的针式肌电图,感觉和运动纤维(M波)的神经电图(传导检查),F-波和霍夫曼反射检查。运动诱发电位(MEP),逐渐成为评估脊神经前根传导的辅助方法。 自1993年Tullberg等于Spine报道腰骶椎间盘突出术前术后的电生理诊断以来,以多种电生理检查手段评估椎间盘突出术前术后的研究很少。 波兰
Spine:椎弓根反复置钉并不改变螺钉抗拔出强度
目前椎弓根螺钉在临床中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在手术置钉过程中经常遇到螺钉置入位置不满意,需要调整螺钉位置的情况,反复开口并拧入椎弓根螺钉,从日常认知角度来说,可能会出现螺钉无法牢固固定在椎弓根内的情况。为此,临床中经常强调,置钉最好能在一次内完成。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么?Daniel G. Kang等人就此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尸体学研究,发现,多次沿同一轨迹置入椎弓根螺钉会改变椎弓根螺钉拧入时
Spine J:腰椎黄韧带与椎板、椎间孔关系解剖研究
黄韧带起于颈2椎体,沿脊柱,终于骶1。在相邻的椎板间走行,黄韧带构成脊柱椎管的背侧表明。对黄韧带经典的解剖描述由Naffzinger等于1938年提出,在他们的描述中,黄韧带起于上位椎板的下方或前下方,止于下位椎板的上方或后上方。 后续有学者将其分作棘突间、椎板间和关节囊间三部分,进而分为浅层和深层两部分。但迄今为止,关于黄韧带在椎管外侧的大体解剖研究很少。深入研究其解剖特点,有利于放射科医生和
Spine :取髂骨做脊柱融合可增加输血率并延长手术时间及住院日
基于髂骨的骨传导、骨诱导和成骨特性,取髂骨植骨常用来辅助脊柱融合。但取髂骨相关的致病率常为临床担心的问题。术后取骨部位疼痛为常常遇到的问题,但报道不一,急性痛见于2.8%到27.9%的患者,慢性痛见于2.4%到60%的患者。也有学者认为此问题被夸大,持续痛可能源于原发脊柱疾病。 其他关于取髂骨的潜在问题包括,血肿,感染,骨盆骨折和神经麻痹,另外还有与取骨本身有关的失血增加,手术和麻醉时间
Spine :全美胸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趋势和并发症
1934年,Mixter和Bar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三例胸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一般。从此,胸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历经变革。早期的脊柱外科医生多采用椎板切除减压,常合并严重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并发症率高和疗效差,很明显,需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献中有突破椎板切除减压的新治疗方法。包括前路/侧前路(侧前路开胸、胸腔镜)和后路/后外侧(经椎弓根、经关
Spine:腰椎内固定可致固定节段远端椎间孔及神经根压力升高
脊柱内固定自20世纪70年代描述以来,已广泛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包括退变,创伤,肿瘤和畸形。椎弓根钉系统由后向前贯穿脊柱的三柱,可实现牢固内固定,不像椎板下钢丝和钩只固定后柱。但由于可能的置钉错误,而导致如术后根性症状,假关节和内固定失败。 术中椎弓根钉置钉通常以平片确定,包括正侧位,电视X光机或椎弓根壁的试探。有文献报道,术中拍片有较高的错判率,可误将错误置钉以为正确。尽管X光机可
Spine:椎动脉枢椎段走行与C2椎弓根螺钉3D分析
C2椎弓根螺钉因具有融合率高等优势,在枢椎内固定术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当高跨椎动脉(High Riding Vertebral Artery, HRVA)存在时,其行经枢椎时大部分位于枢椎内,靠近寰枢关节,使椎动脉术中受损机率增加。 HAVA的概念来自C1-2经关节螺钉术相关的矢状面视图,但事实上IAVA的走行是立体多向的,以往的研究对相关情况评估不足,且对IAVA和C2经椎弓根螺钉(C
Spine:糖尿病患者实施脊柱手术的风险及疗效评价
众所周知,糖尿病(DM)常常会引发心脏、眼底、肾脏以及外周血管疾病。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数据表明,2010 年美国罹患糖尿病患者已达 2580 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 8.3%。在 65 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26.9%。而大部分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中老年人,因此,糖尿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
Spine J:椎间盘脱出时破出物在椎管内移动模式的大样本研究
当椎间盘内容物,包括髓核,软骨终板,骨块,纤维环等,移位超出椎间盘范围,即发生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游离部分可在椎管内沿着边缘,尾端或外侧方向移动。确定已移动的椎间盘破出物对于正确的手术治疗计划很重要,因破出物类似于肿瘤,血肿和脓肿。 MRI,特别是增强扫描,可作为评估移动椎间盘破出物的方法。尽管椎间盘破出物移动很重要,目前为止,文献中尚无深入探讨其移动模式的报道。 伊朗Tabriz大学医学
Spine :腰痛和多裂肌脂肪浸润相关性随年龄而变化
腰痛是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文献报道约80%以上的患者在其一生中会经历腰背部疼痛,但大部分人均无明显病因,临床上将此类腰痛归结为非特异性腰痛。已有的研究表明,患者的腰痛和生物,生理及局部因子刺激等有关。 文献报道,腰背部多裂肌肉的脂肪浸润是腰背部疼痛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在腰背部节段稳定性维持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上述结论来源较小样本的研究报道,结论强度较差。近期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Jeffrey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