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中国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二)
2011-11-01
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二)引言: 无论从感染部位、致病微生物,还是患者年龄,基础状况的构成和病情的分层情况来看,急诊医师每天面对的感染患者均是最多变而复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构成急诊就诊患者的首位病因。其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杜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又成为急诊留观、急诊住院包括收入ICU患者的最主要组成之一。在不同的发病场所及不同宿主所发生的CAP, 其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诸多差异,病原菌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也存在差异。急诊医师要在第一时间识别感染、判断病情,留 送病原学标本,给出初始经验性治疗方案,这始终是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诸多变化使上述挑战更为严峻。主要变化包括:(1)新出现或新被认识的致病微生物,比如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新甲型HINI流感病毒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I等,多重耐药菌株比例的增加,比如青霉索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杜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CA - MRSA)等;(2)宿主构成情况的变迁,比如高龄患者、并发症患者和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的明显增多,使致病微生物的推断更加困难,而且往往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治疗困难。因此,面对众多的CAP患者,如何正确判断病情,决策治疗场所,合理选择抗微生物药物,既保证疗效,又降低医疗费用,并延缓细菌耐药性增加,是全国急诊科医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本共识旨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对CAP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急诊科专家经验,对急诊成人CAP临床诊治提出建议,并推荐了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但特别要说明的是,方案的确定至少要结合三个方面的内容:(1)参照指南、共识和策略;(2)务必结合所属区域微生物流行特点和药敏情况;(3)重视宿主因素。落实到每个感染患者,确定方案的过程均是复杂而个体化的。与此同时要制定系统的综合治疗方案,“抗生素不是全部”。本着“整体、平衡、集束化”的治疗原则对待感染患者,特别是严重感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