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见的心肌梗死包括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等。
另外一些特殊心肌梗死如单纯正后壁梗死、非Q波型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心房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等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常常不如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特征性的“红旗飘飘”心电图容易识别,容易漏诊或误诊。
本文将对于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介绍及心电图特征做以下总结。
单纯正后壁梗死
单纯正后壁梗死心电图上缺乏特征性病理性Q波,故易漏诊。但胸导联可看见V1、V2的R波电压增高,呈Rs型,常提示正后壁心肌梗死可能。
典型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V1、V2时限≥0.04s,伴有ST段V1、V2下移,凹面向上,或在等电位上,T波V1、V2直立、高耸、对称。
正后壁心梗的指示性改变
在V7、V8导联上呈现QR型,Q波 ≥0.03s~0.04s,T波倒置,可有ST段抬高,但有时不显著。
因左室后壁供血主要来源于左冠脉回旋支或右冠脉后降支,故正后壁心肌梗死常合并有下壁、侧壁或右室梗死。
非Q波型心肌梗死
此前称为“非透壁性心梗”或“心内膜下心梗”。部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因心电图只出现ST段和/或 T波改变,ST-T改变可呈规律性演变,而无病理性Q波,往往造成诊断上的困难。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指 标明确诊断。
心电图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形式:
以ST段下移为主
为心内膜下心肌损伤。特点是:ST段广泛降低,包括V4~V6、Ⅰ、Ⅱ、aVL导联,而aVR导联升高,ST段下移0.1mV以上,多呈下斜型,伴有或不伴T波倒置,持续24h以上并有进展,但可恢复正常。它与心绞痛的鉴别在于后者的ST段下移为暂时性,多在数小时恢复。
以T波改变为主
出现深宽而对称的倒置T波,尤以V3、V4、Ⅱ导联为明显,并有梗死T波演变,伴QT间期延长,这对诊断很有帮助。
以ST段抬高为主
无病理性Q波,ST段呈单向曲线,并且ST-T呈动态演变,持续一周以上。
临床上凡心电图有上述三种ST-T改变,伴或不伴心肌胸痛患者应于发病3天内连续检测心肌酶谱,如心肌酶升高,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规律,便可确定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
近年来研究发现,非Q波型心肌梗死既可以为非透壁性,亦可以为透壁性。多见于多支冠脉病变,有多次梗死的倾向,多发展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此外,发生多部位梗死(不同部位的梗死向量相互作用发生抵消)、梗死范围弥漫或者局限、梗死区位于心电图常规导联记录的盲区(如右心室、基底部、孤立正后壁梗死等)均可产生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图形。
右室梗死
单纯右室梗死很少见,常与下壁和正后壁梗死合并存在。
在下壁和正后壁心梗患者,右胸导联(V4R~V5R)ST段抬高≥1mm是诊断右室梗死的较可靠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 性均在90%。
这种心电图变化多发生于梗死后第1~2天,故应尽早检查。 此外,V1、V2导联ST段抬高且不伴该导联Q波形成。
心房梗死
约占全部心肌梗死病例的7%~17%,一般右房梗死比左房梗死多见。当心电图出现下列改变时,应考虑心房梗死的可能。
P波:宽大,形态畸形。
PR段:PR段抬高>0.05mV或下移>0.1mV,尤其是Ⅰ导联 的PR段抬高对心房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明显而持久的房性异位心律,如房性早搏、房速或房颤。
存在对应的心室梗死。
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心室除极初始向量表现出心肌梗死特征,终末向量表现出右束支阻滞特点,一般不影响二者的诊断。只有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时因V1、V2导联相对高起的R波,使诊断发生困难。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
掩盖了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 只有50%~63%心电图有梗死表现,使诊断发生困难。但在AMI早期,通过观察ST段的异常偏移及动态演变,仍可判断是否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梗死延展
梗死延展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24h至4周内,同一支血管供血区域再次发生坏死,是原梗死范围扩大,坏死组织增加。原为非透壁性发展成为透壁性心肌梗死或原为非Q波型,延展后转为Q波型心肌梗死。梗死延展实际上是早期再梗死,其发生率均为10%左右。
心电图表现
①梗死性Q波振幅增大变宽,或由q波转为Qr或QS波,或QRS波振幅降低;
②ST段再次抬高;
③再次发生急性心梗的ST-T演变规律。
再梗死
再梗死是指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再次发生新的心肌梗死。其可以发生于原梗死区,也可远离梗死区由另一支冠脉病变所致。再梗死的发生率均为10%~20%。
心电图变化
常不如初次心肌梗死明显。可出现新部位的Q波,原有部位的Q波加深或R波幅度减小。也可因为向量相互抵消,原有Q波消失。
部分患者仅有ST段和T波异常,甚至完全正常,故再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小于初次心肌梗死。
怀疑再梗死者需动态观察心肌酶变化,其中以CK-MB敏感性、特异性最高。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漏诊#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