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心内」OCC专访周京敏教授: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2023-06-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梅斯医学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京敏教授,就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相关话题的访谈。
淀粉样变性是各种淀粉样蛋白在组织中异常沉积引起的一组疾病,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器官,与免疫、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而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amyloidosis,CA)是由于错误折叠的纤维淀粉样前体蛋白沉积于心脏组织所致,从而导致以心衰及相关症状为主的浸润性心肌病。
在2023年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3)上,梅斯医学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京敏教授,就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相关话题的访谈。
梅斯医学:心脏疾病作为常见病的一种,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但心脏疾病的表现形式多样,很多罕见心脏病也陆续发现。近年来,心脏淀粉样变性备受关注,到底什么是心脏淀粉样变性?有哪些临床表现?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数据是否可以分享一下?
周京敏教授:传统观点认为,心脏淀粉样变性为临床少见疾病,甚至将其归为罕见疾病,而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疾病的确诊病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国内有一些报道,在85岁以上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病人中发现,心肌中淀粉样物质沉积占到80%以上。国外数据也显示,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中,心脏淀粉样变性占10%~20%。因此,心脏淀粉样变性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罕见疾病,现在已经不罕见。
通常来讲,心脏淀粉样变性就是心肌细胞遭受到了破坏,被一种淀粉样的物质所取代。由于淀粉样物质没有收缩舒张功能,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在临床上,心脏受累时心功能不全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心衰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肝肿大及运动不耐受等等。此外,还存在一些心外表现,包括体位性低血压、胃肠道表现、出汗异常和勃起功能障碍,甚至是周围神经病变、软组织受累等等。
临床上,淀粉样变性常被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HCM)。HCM 多呈非对称肥厚,室间隔明显厚于左室后壁,左室收缩功能增强。而淀粉样变性的心肌肥厚程度往往没有 HCM 严重,且多表现为对称性,更重要的是同时伴有心房壁、房间隔、心瓣膜等心脏结构的增厚。有时单纯依靠心电图或磁共振很难鉴别,需结合一些新的技术进行鉴别。
梅斯医学:在当前临床实践中,仍存在对心脏淀粉样变性存在一定的漏诊率,您觉得主要导致漏诊率的因素有哪些?在推动提升诊断率方面,您有哪些意见?
周京敏教授:由于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疾病,临床症状特异性差,临床诊断过程中,往往没有想到过这个疾病。然而更重要的是医生没有认识这个疾病。一旦意识到有淀粉样变性的可能性,我们会有很多方法进行确诊。
对于怀疑患有淀粉样变性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筛查该疾病心血管系统和心外系统症状和体征。一般来说,常用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以及核素显像等等。当然腹壁脂肪活检,或者是心肌的活检也可以进行确诊。因此,如果能想到淀粉样变性,对其进行确诊并不难。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若对病人不能确诊,可以转到更上级的医院,这也是很重要的。
梅斯医学:目前,针对心脏淀粉样变性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手段?
周京敏教授:心脏淀粉样变性治疗牵扯到各个方面了。对于心脏淀粉样变性治疗分为两大部分:(1)已受累靶器官的治疗,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2)疾病缓解治疗,预防淀粉样蛋白进一步沉积。也就是说,通过抑制淀粉样蛋白生成,减少淀粉样物质在组织器官的沉积,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患者,氯苯唑酸已被证明能够延缓心脏淀粉样变性进展以及改善预后,且目前该药物已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也是最大的治疗突破。此外,对于轻链型患者,主要是通过化疗可以显著的改善病人的预后。
专家简介
周京敏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美国心脏病学fellow(FACC)
欧洲心脏病学fellow(FESC)
第九、十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秘书,心力衰竭协作组组长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实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