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先兆子痫近期重要研究进展汇总
2018-06-27 MedSci MedSci原创
【1】JCEM:JMJD6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受损影响了先兆子痫VHL基因的表达von Hippel Lindau(VHL)蛋白是细胞缺氧反应的关键执行者,其在先兆子痫这种妊娠中发病率5%-7%的疾病中表现受损。迄今为止,控制VHL基因在人胎盘中表达的机制仍不清楚。近日,新的一项研究探究了正常妊娠和先兆子痫(一种以胎盘缺氧为特征的病理)的VHL表观遗传调节机制。研究人员获得了来自早发型和迟发性
【1】JCEM:JMJD6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受损影响了先兆子痫VHL基因的表达
von Hippel Lindau(VHL)蛋白是细胞缺氧反应的关键执行者,其在先兆子痫这种妊娠中发病率5%-7%的疾病中表现受损。迄今为止,控制VHL基因在人胎盘中表达的机制仍不清楚。近日,新的一项研究探究了正常妊娠和先兆子痫(一种以胎盘缺氧为特征的病理)的VHL表观遗传调节机制。研究人员获得了来自早发型和迟发性先兆子痫的胎盘组织。将来自健康血压正常的年龄匹配的早产和足月妊娠的胎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JMJD6在人类胎盘中调节VHL基因表达。由于缺氧和Fe2+生物可得性的减少,VHL在先兆子痫患者中的下调是依赖于JMJD6的去甲基化酶活性的减少。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提示JMJD6及其组蛋白靶标与VHL启动子的关联减少。在使用FG-4592的小鼠药理性缺氧模型中证实了先兆子痫的发现。来自FG-4592处理的小鼠胎盘表现出VHL水平的降低,伴随着胎盘形态改变和幼崽重量的减轻。值得注意的是,在E-PE和FG-4592处理的小鼠中,Fe2+的补充可以缓解JMJD6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活性。揭示了VHL的新型表观遗传的调控及其对先兆子痫中氧和铁稳态改变的功能性后果。
【2】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研究
重度的子痫前期(PEC)患者会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器官功能障碍,会增加短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新的一项研究评估了PEC孕妇短期内的超声心动图、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主要包括右室收缩压(RVSP)和心超相关的舒张期、收缩期和斑点追踪参数。纳入分析了63名PEC孕妇和36名正常妊娠孕妇。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C孕妇的RVSP更高,右室纵向收缩应变率(RVLSS)更低,在左心的参数中,有差异的是二尖瓣间隔E速度、室间隔E/E比值、左心房面积大小、后壁和室间隔壁厚度。另外,有8名(12.7%)PEC孕妇有II级心脏舒张功能不全,6名(9.5%)有围产期肺水肿。表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右室收缩压更高,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也明显更高。
【3】重度先兆子痫女性1年后血压分析
先兆子痫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可能通过分娩后引起高血压所致,如隐匿性高血压、夜间高血压以及不良的收缩压夜间白昼血压比率。这些类型的高血压往往被忽视,只能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发现。近日,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明确了重度先兆子痫女性1年后高血压患病率和24小时动态血压模式与诊室血压指标。200例女性分娩后1年接受ABPM和诊室血压测量。结果显示,女性分娩一年后,41.5%的女性通过ABPM发现患有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或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最为常见(17.5%),其次为持续性高血压(14.5%)和白大衣性高血压(9.5%)。由于诊室血压测量,只有24%的女性会被诊断为高血压。46%的妇女存在不良的倾斜模式。经历过先兆子痫后1年的患者发生高血压较为常见。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是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只能通过ABPM来进行诊断。表明应给发生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所有女性进行ABPM。
【4】父母身高与先兆子痫风险
先兆子痫的病因尚不清楚。已有研究发现高个子女性妊娠时先兆子痫的发病率较低。这表明存在可能的生物因果效应,但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混杂所致。近日,一项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父母的身高作为未公开的对照来评估混杂因素。研究人员从挪威母亲和儿童的队列研究(MoBa)中提取了99968例单胎妊娠中父母的身高、孕妇孕前体重、其他背景因素和妊娠结局等数据。结果显示,研究人员身高超过172cm的孕妇相比于身高低于164cm的孕妇发现调整后的先兆子痫比值比为0.74(95%可信区间为0.66-0.82)。与身高低于178cm的父亲相比于身高超过186cm的父亲,孕妇发生先兆子痫的调整比值比为1.03(0.93-1.15)。由此可见,产妇身高与先兆子痫的相关性不大可能是由于家族、社会经济因素或与身高有关的胎儿基因混杂所致。孕妇身高与先兆子痫之间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5】妊娠前肝酶水平和子痫前期风险
先兆子痫是一种严重的多系统疾病,可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然而,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早期标记知之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妊娠前肝功能与子痫前期发展的关系。研究纳入192 571例韩国妇女,在2008年1月1号至2014年12月31号期间,这些妇女首次生产。并且在分娩前1-2年通过国家健康保险公司进行了全国健康检查。结果显示,3973例(2.0%)女性发生了子痫前期。妊娠前,肝酶水平异常的女性,相比正常肝酶水平的女性,患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增高。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在怀孕前,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异常的女性相比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正常的女性,患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了1.21倍。前妊娠的谷氨酰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无关。表明妊娠前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妊娠前对肝功能的早期干预是否能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先兆子痫是危及孕妇妊娠安全的危险并发症.且增加剖宫产率.有待更好的去研究它.非常有用.学习了.
90
#研究进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