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ical Medicine: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状态的脑功能变化
2023-11-27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研究结果确定了在(低)躁狂症的独特背景下大规模网络紊乱的分布模式,从而为我们了解躁狂症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到目前为止,有证据支持存在跨情绪状态的功能性网络改变,但这种改变的性质以及这种改变产生情绪转换的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旨在调查三种情绪状态下大脑功能网络的变化,以及 BD 情绪状态之间转变的潜在联系。
方法上首先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设计研究了与情绪状态相关的大规模脑网络改变。招募了处于抑郁状态(BDD)、躁狂/狂躁状态(BDM)和愉悦状态(BDE)的B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s)。研究人员采集了 162 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3 名(低)躁狂症患者、64 名平稳期患者、65 名抑郁症患者)和 80 名健康对照组(HCs)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研究人员比较了四组患者大规模脑网络功能连通性(FC)的差异,并将其与临床特征相关联。
Figure 1. Schematic overview of th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procedure.
其次,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普遍性,还招募了一小部分独立的纵向BD患者样本(n = 11),以检验横断面样本中与情绪状态相关的研究结果在 "群体到个体 "之间的可推广性。
Figure 2.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for large-scale network FC.
与普通躁狂症患者和处于其他情绪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在(低)躁狂症患者中观察到一种特殊的网络FC强化模式,主要涉及默认模式网络(DMN)。纵向观察发现,在(低)躁狂发作期间,患者的多个网络FC有所增加。
Figure 3. Increased FC related to (hypo)manic episode in BD
两个样本都表明,与(低)躁狂症有关的DMN和腹侧注意网络之间以及DMN和边缘网络(LN)之间的FC增加了。网络连接的改变与躁狂症的严重程度和积极情绪相关。与躁狂症患者相比,躁狂抑郁症患者在边缘网内的FC减少。探索性分析还显示,(低)躁狂症患者的程度有所增加。
Figur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MN-VAN FC and manic symptoms/PA.
本文研究结果确定了在(低)躁狂症的独特背景下大规模网络紊乱的分布模式,从而为我们了解躁狂症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Figure 5. Brain regions showing group differences in nodal degree among BDD, BDM, BDE patients, and HCs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双相情感障碍# #大规模脑网络#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