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基于血液的脑损伤生物标志物与儿童心脏骤停预后相关
2022-09-1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尤其是NfL,与儿童心脏骤停后1年的不良结局相关。
在美国,每年约有10000名儿童经历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自发性循环恢复(ROSC)儿童由于全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系统发病率和死亡风险较高。对神经损伤风险的准确早期理解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决策及相关治疗。
然而,家庭和临床医生在帮助估计儿科心脏骤停后早期长期结局方面的有效工具有限。有研究称基于血液的脑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能是帮助预后评估的有用工具。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基于血液的脑损伤生物标志物浓度与儿童心脏骤停后1年预后的关系。
2017年5月16日至2020年8月19日期间,研究者在美国14个学术转诊中心的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了儿童心脏骤停后的个性化结果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主要研究者对1年结果不知情。该研究包括120名年龄在出生后48小时至17岁之间的儿童,他们在心脏骤停后被复苏,心脏骤停前儿童脑功能分类评分为1至3分,在心脏骤止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主要结果是心脏骤停后1年的不良结果(死亡或存活,采用Vineland适应性行为量表,第三版,评分<70分)。在心脏骤停后第1天至第3天的血液样本中测量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酯酶L1(UCH-L1)、神经丝光链蛋白(NfL)和tau蛋白浓度。进行多变量逻辑回归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以检查每个生物标志物与第1天至第3天结果的相关性。
在120例获得主要结局数据的儿童中,中位年龄(IQR)为1.0(0-8.5)岁,71名儿童(59.2%)为男性。5名(4.2%)为亚裔,19名(15.8%)为黑人,81名(67.5%)为白人,15名(12.5%)为未知种族。总的来说,70名儿童(58.3%)预后良好,50名儿童(41.7%)预后不良,包括43例死亡。在心脏骤停后的第1-3天,所有4种测量到的生物标志物浓度在儿童中都较高。协变量调整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NfL浓度、第2天和第3天UCH-L1浓度、第2天和第3天GFAP浓度、第1天、第2天和第3天tau蛋白浓度升高与不良结果相关。
利用生物标志物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骤停后1-3天的有利与不利结局
总之,这项队列研究发现,基于血液的脑损伤生物标志物,尤其是NfL,与儿童心脏骤停后1年的不良结局相关。需要对1年后生物标志物和神经发育结果之间相关性的准确性进行额外的评估。
参考文献:Fink EL, Kochanek PM, Panigrahy A, et al. Association of Blood-Based Brain Injury Biomarker Concentrations With Outcomes After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 JAMA Netw Open. 2022;5(9):e2230518.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3051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标志物#
90
#损伤#
86
#生物标志#
110
#生物标志#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