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肝癌形成分子调控机制获发现
2013-11-29 何嫱 生物通
<p><font color="blue"></font>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miR-370/Lin28A /NF-κB调控环路失常促进了<font color="blue">肝癌</font>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m.sandwebs.com/sci/">影响因子</a>12.003)上。</p> <p>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消化内科的谢渭芬(Wei-Fen Xie)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病的诊治。对脂肪肝、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胆道和胰腺疾病、胃肠疾病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2009年入选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发表SCI收录论著40余篇。</p> <p> 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肝癌是第五大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在肿瘤相关疾病中排名第三,仅次于<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miR-370/Lin28A /NF-κB调控环路失常促进了肝癌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2.003)上。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消化内科的谢渭芬(Wei-Fen Xie)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病的诊治。对脂肪肝、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胆道和胰腺疾病、胃肠疾病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2009年入选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发表SCI收录论著40余篇。
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肝癌是第五大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在肿瘤相关疾病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一种组织亚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近年来虽然检测和治疗肝癌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肝细胞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调控过程。在多数的肿瘤疾病中均存在某些miRNAs异常表达的现象,显示miRNA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相关。在肝肿瘤细胞中,已有多个miRNAs被证实出现表达下调,这些异常低表达的miRNAs在肿瘤中充当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miR-370基因定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正链上,成熟的miR-370是一种长度为21个核苷酸的miRNA。一些研究证实,miRNA-370参与了涉及脂代谢的基因调控,且与胆管癌、胃癌、胃肠间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在人类肝细胞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miR-370受到抑制。利用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实验,他们证实在体外miR-370抑制了肝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过表达miR-370可抑制体内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且,研究人员确定了RNA结合蛋白LIN28A是miR-370的一个直接功能靶点,反过来LIN28A可通过结合miR-370前体阻断其生物合成。LIN28A还通过转录后调控经典NF-κB信号通路中一个重要效应因子RelA/p65,介导了miR-370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效应。
研究人员证实,众所周知的NF-κB下游炎症分子IL-6可在肝癌中降低miR-370并提高LIN28A水平。此外,他们发现在人类肝癌样品中,miR-370水平与LIN28A和IL-6的mRNA水平呈负相关,而LIN28A mRNA表达与IL-6呈正相关。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证实miR-370表达下降与大鼠肝癌形成,以及人类肝癌患者体内侵袭性肿瘤行为和短生存期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由miR-370、LIN28A、RelA/p65和IL-6构成的一个新型调控环路参与了肝癌的进展。操控这一反馈环有可能提高肝癌治疗的疗效。
原文出处: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分子调控机制#
85
#EPA#
49
#调控机制#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