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4:李进教授:肿瘤治疗的中国梦初圆
2014-06-06 姜旭晖 陈婕 采访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
当地时间6月2日下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胃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在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消化道肿瘤(非结直肠癌)专场中进行了口头报告,并入选BOA(Best of ASCO">ASCO)论文。这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和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全国38家医院参与其中。研究结果证实了阿帕替尼[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
当地时间6月2日下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胃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在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消化道肿瘤(非结直肠癌)专场中进行了口头报告,并入选BOA(Best of ASCO">ASCO)论文。这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和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全国38家医院参与其中。研究结果证实了阿帕替尼[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李进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入讲述了研究相关内容,以及中国学者为圆肿瘤治疗中国梦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阿帕替尼助力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延长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Ⅲ期临床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招募了273例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181例接受阿帕替尼,92例接受安慰剂)。结果表明,阿帕替尼(850 mg,1天/次,28天为一个周期)较安慰剂能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mOS,195天对140天,P<0.016)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78天对53天,P<0.0001),两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2.84%和0%。此外,阿帕替尼组一般耐受性好,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乏力、厌食、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内,且大部分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剂量中断或减量来处理。
单从时间范畴而言,55天(mOS的延长)并不长,但是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这一生存获益来之不易。正如李教授所指出的,胃癌早期诊断困难,加之肿瘤异质性较强,晚期胃癌疗效不佳,目前全球尚缺乏标准特效治疗,所以在胃癌治疗领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令人振奋,都足以令人重视,这也可能是该研究入选ASCO年会口头报告的原因之一。
此外,李教授相信,阿帕替尼的这一临床研究结果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影响中国胃癌治疗的临床实践。若后续在欧美人群中进行的临床研究同样能证实阿帕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那么世界胃癌治疗的临床实践也可能会被改写。
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一针“强心剂”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Ⅲ期临床研究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延长患者生存期,该研究还首次证实了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疗效,打破了多年以来此类药物Ⅲ期临床研究在胃癌领域屡遭“滑铁卢”的困境——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以及其他小分子抗血管形成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均未显示出生存获益。
李教授认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Ⅲ期临床研究的成功不仅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胃癌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整了人们对于此类药物研发的信心,而且也是晚期胃癌靶向治疗中的一大突破,打破了大分子单抗(曲妥珠单抗和ramucirumab)“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阿帕替尼作用于肿瘤区域新生毛细血管,用药前无需进行靶点检测,未来如果能够寻找到生物标志物,针对特定的人群,临床应用后获益会更明显。
自主研发新药圆肿瘤治疗的中国梦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且全球47%的胃癌发生在我国,是我国三大常见肿瘤之一。面对这样一个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肿瘤,中国学者深感有责任探寻出更好的治疗方法,为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而努力。
早在2011年,我国学者与国内药企合作在吉非替尼基础上完成了埃克替尼的研发,推出了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产品,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相同生存获益但更经济实惠的药物。阿帕替尼则更进一步,是在PTK787基础上研发的创新药物。与PTK787相比,阿帕替尼具有靶点明确、与靶点结合能力强、毒性反应低的优势。
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也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等多部门的支持,全国38家中心参与了Ⅲ期临床研究。由于临床研究的精密设计和试验中的严格质控,研究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了研究的高质量、低脱落率。李教授说道,阿帕替尼的Ⅲ期临床研究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项国际大型临床研究,我国研究团队在秦叔逵教授的带领下向全世界肿瘤学者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将使得阿帕替尼成为我国第一个为西方学者所接受的、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事实上,在今年ASCO年会的“General Poster Session”中,李教授还有一项关于呋喹替尼的研究(摘要号#3548)壁报将展示。呋喹替尼也是一种由我国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化学结构药物,其能有效抑制 VEGFR-1、2、3 激酶活性,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更强大。ASCO年会上展示的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效果。目前,呋喹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Ⅱ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李教授认为,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进步都为包括晚期胃癌患者在内的广大肿瘤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存时间,这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都意义重大。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Ⅲ期临床研究等结果再次有力证实,中国学者和药企通过强强联手,同样可以完成世界一流研究,同样可以研制出世界一流药物,终有一天肿瘤治疗的中国梦将得以实现。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ASC#
63
#肿瘤治疗#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