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朱俊:中国房颤卒中预防的现状和未来

2012-01-01 朱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显著增加     房颤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心脏疾病,往往是其他心脏疾病的并发症,也可以作为孤立性房颤存在。我国房颤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特征与国外数据相似,中国自然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0.6%-0.9%,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随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004年发布的中国心房颤动现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从30岁到8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患病率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显著增加
    房颤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心脏疾病,往往是其他心脏疾病的并发症,也可以作为孤立性房颤存在。我国房颤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特征与国外数据相似,中国自然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0.6%-0.9%,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随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004年发布的中国心房颤动现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从30岁到8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患病率从0上升到7%以上(图1)。
    房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可导致全因死亡、心力衰竭以及卒中风险增加,在女性尤为突出。卒中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15%的卒中发生在房颤患者,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每年5%,是无房颤人群的2~7倍,这一比例在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更高,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较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高5倍,是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的17倍,因此,尽管目前瓣膜性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危害性仍不可忽视。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风险也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生卒中的风险越高(图2),50~59岁的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为1.5%,80~89岁的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为23.5%。因此,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不同年龄组房颤患病率(中国心房颤动现状流行病学研究,卫生部基金 2001)

图2,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抗凝治疗是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手段
鉴于卒中对房颤患者的严重危害,世界各国都发布了关于房颤患者卒中危险评估方案及防治建议,CHADS2评分系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其评估内容包括:充血性心衰(CHF)1分、高血压(Hypertension)1分,年龄 > 75 岁( Age)1分、糖尿病(DM)1分、既往卒中或TIA(Stroke )2分。CHADS2评分≥2分者为卒中高危患者。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国外相似。此外,左房血栓也是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由于不容易监测,因此,未被列入风险评估范畴。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点在2010年发布的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项指南不仅明确指出,对于房颤患者,要根据CHADS2评分系统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并对高危患者给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而且,还把抗凝药物提升到了“改善预后治疗”的高度,从无症状房颤到发展为永久性房颤,抗凝治疗贯穿全程,其地位甚至高于室率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消融治疗(图3)。该指南明确指出,房颤患者中,有血栓栓塞高危和需要转复的患者,均需要抗凝治疗;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只要有血栓风险就要抗凝。
    中国房颤卒中预防现状堪忧,抗凝药物使用严重不足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是目前用于房颤患者血栓预防的主要药物,在过去几十年的应用中取得了肯定的证据,使用华法林使INR控制在2.0~3.0的标准治疗,能够使血栓栓塞风险下降62%左右,而阿司匹林只能使血栓栓塞风险下降25%左右,可见华法林的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华法林是目前指南明确推荐的房颤卒中预防抗凝治疗的标准药物,阿司匹林是华法林的替代治疗,适用于低危患者。
    阿司匹林在高危患者卒中预防方面的保护作用并不充分,而华法林则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治疗窗较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多变、难以预测;代谢的基因不同,明显影响其使用剂量和安全性;存在多种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药物食物间相互作用;需要常规抗凝监测和剂量调整;起效和失效较慢等,这导致许多房颤患者并未接受有效的血栓预防治疗。

图3,房颤的自然进程和处理策略(2010欧洲房颤处理指南)

图4,国际多中心心房颤动调查,房颤高危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2011欧洲心脏病学大会)
    欧洲心脏调查显示,在欧洲发达国家及中度发达国家,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实际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比例平均为50~60%。中国人群中房颤患者抗凝药物的服用比例更低,200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自然人群中房颤患者从不服用华法林的比例高达97.3%,偶尔服用和经常服用华法林的比例分别仅为0.9%和1.8%。华法林在急诊房颤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也不乐观,2007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仅为7.1%,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也仅为48.2%。2011年8月在欧洲心脏病学大会上发布的国际多中心心房颤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中房颤高危患者(CHADS2≥2)口服抗凝药的使用率仅为10%,远低于其他国家(图4),与此同时,中国人群中使用华法林控制INR在2.0~3.0的比例仅为36%(图5),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合理使用华法林,其卒中预防效果将难以产生。调查研究结果还显示,中国不同卒中风险的急诊房颤患者抗凝药物使用率都很低,更令人担忧的是,高危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11.7%)低于中危(13.7%)和低危(13.7%)患者(图6)。

图5,国际多中心心房颤动调查,房颤高危患者服用华法林INR控制情况(2011欧洲心脏病学大会)

图6,中国不同卒中风险的急诊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房颤卒中预防期待新的抗凝药物
    现有抗凝药物的诸多局限使其在房颤卒中预防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期待更加理想的抗凝药物出现。新的抗凝药物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 抗凝治疗效果不劣于华法林;出血并发症不多于或少于华法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服用方法简单;具有较少的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需频繁监测。新型抗凝药物的开发正是基于这些需求,目前已有多个药物取得喜人的进展,包括作用于凝血酶的达比加群和作用于Xa因子的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
    值得关注的是,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已经在中国上市,目前已批准用于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预防,在房颤卒中预防方面,最近公布的ROCKET AF研究结果明确证实了其在房颤卒中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成为未来房颤卒中预防的新选择。此外,同类药物阿哌沙班也进行了房颤卒中预防的临床研究,这些药物的问世,将使抗凝药物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它们将有可能替代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为房颤卒中预防扫清迷雾,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47366, encodeId=82f8144e3669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5cc36081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卒中预防#</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081, encryptionId=35cc36081e2, topicName=卒中预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d925339785, createdName=陈吴1236, createdTime=Tue Jan 03 04:24:00 CST 2012, time=2012-01-0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ACC2011:在有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中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一项RE-LY亚组分析

  背景:RE-LY试验将18 113例有房颤和至少有一项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达比加群酯(110 mg或150 mg,bid)或调整剂量的华法林。  方法:来自RE-LY试验的一项亚组分析在有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中评估了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共有18 107例患者有房颤类型的详情;6375例为永久性房颤,5943例为阵发性房颤,5789例为持续性房颤。在永久性房

ROCKET AF研究:肾功能不全房颤患者危险高

 8月29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1)临床研究更新会上,英国学者Keith A Fox报告的利伐沙班房颤卒中预防(ROCKET AF)随机双盲研究证实,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卒中和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肾功能房颤患者。在不同治疗剂量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ROCKET AF研究利伐沙班剂量调整治疗的结果与华法林剂量调整治疗比较的总体研究结果一致。  

房颤相关卒中:临床谜题,一一破解

    近期,美国一项研究对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的缺血性心脏病(IHD)和卒中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卒中致死、致残率已高于IHD,中国卒中较IHD死亡率高11.9%,名列第二 [Circulation 2011,124(3):314]。然而,卒中防治是否仅是压在神经内科医生身上的重担?从病因角度进行分析,约20%的卒中归因于心房颤动(房颤),

达比加群治疗房颤1周年 华法林开始走下坡路

数十年来,华法林是临床上预防房颤所致卒中的主要手段,但深受该药使用不便的困扰:合适剂量难以确定而且还在不断变化中,患者需要频繁接受凝血监测,抗凝水平常偏离理想范围而导致卒中或出血并发症增加,此外还需要注意饮食和其他药物以避免发生相互作用。人们都在期待更简便的口服抗凝药物的问世。 第1种替代药物达比加群于2010年10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1年后的今天,又有2

ACC2011:阵发性房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左心房直径和房颤发生频率

     背景:众所周知,左心房直径(LAD)和房颤的发病率相关。但是,LAD与房颤发生频率的关系仍不得而知。     方法:选取J-RHYTHM II研究中的288名患者,这项随机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CB和ARB在日本阵发性房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LAD的基本结果在心彩超下按标准模式测量得出。在

EHJ:房颤者中断用华法林 血栓栓塞风险升高

 MedSci评论:  华法林作为重要的抗凝药物,以往研究只关注抗凝本身,而很少关注药物中断后的结果。本文立足点相当新颖,临床意义也很重大。同样,其它抗凝药物,也值得我们的思考: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这类新型抗凝剂,如果中断使用,会不会增加血栓风险?相信,最近两年便会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出现。我们临床工作者,需要不断从前人的研究结果中反思,寻找新的idea。 12月23日,丹麦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