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读
新冠刺突蛋白的免疫表位及通用疫苗的开发考量
介绍SARS-CoV-2刺突蛋白,阐述其与TLRs相互作用、T/B细胞表位及糖基化,分析在通用疫苗开发中的考量,强调深入了解对开发疫苗的重要性。
读书报告 | 新抗原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机制的异同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T细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BioRxiv:单氨基酸分辨率的长链蛋白质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方法可检测完整折叠蛋白结构域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有望利用Oxford Nanopore公司的商用平台实现完整蛋白质链的长距离(long-range)、单分子测序。
华大基因开发新型空间染色质可及性测序工具SCA-seq,以单分子分辨率捕获表观遗传信息同时解析基因组构象
SCA-seq利用纳米孔技术对包含染色质可及性、CpG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信息的长片段进行测序,在单分子分辨率上将染色质可及性和CpG甲基化映射到基因组空间结构,同时解析基因组构象。
在大型动物模型中解开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硬化的机制
使用大型动物模型以及成像、实验和计算方法来解开这些机制。
革命性发明!让细胞膨胀8000倍,肉眼也能看清细胞
人眼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灵敏度是有限的,这限制了我们直接看到亚细胞结构的能力。
bioRxiv:人工智能ChatGPT写的医学论文摘要,审稿人无法辨别真假
ChatGPT,是由埃隆·马斯克等人创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
bioRxiv:二价mRNA新冠病毒疫苗效果能持续多久?未来疫苗开发方向是什么?
疫苗是降低新冠疾病严重程度经济成本最低、适用范围最广、安全性最好的工具。国内很多人最近刚感染,短期内二次感染的风险较低,二次感染导致重症的风险也低,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自然感染带来的保护会下降。我们
bioRxiv:XBB.1.5之后CH.1.1和CA.3.1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2023年1月17日,美国OSU刘善虑组在bioRxiv上传了一组针对XBB.1.5中和活性的重要数据,并评估了BA.2的子代亚型CH.1.1和CA.3.1的血清学特征。研究论文的题目是“
bioRxiv:新冠为何诱发心肌炎?华人团队揭示刺突蛋白直接影响心肌线粒体,肥胖者更易受伤害
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其中,易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味觉嗅觉消失以及更为严重的心肌炎都是常见的新冠后遗症。
PNAS:将老年小鼠剩余寿命翻倍,乔治·丘奇创立的抗衰老公司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在这项研究中,乔治·丘奇尝试使用基于腺相关病毒(AAV)递送抗衰老基因的基因疗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以实现一次治疗多种年龄相关疾病。
曹云龙最新论文:XBB.1.5的传播性增强,是由于强ACE2结合和抗体逃逸能力
XBB.1和XBB.1.5表现出类似的对中和抗体的逃逸能力,但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传播能力,这表明XBB.1.5增强的与ACE2受体的结合亲和力确实会带来更强的发展优势。
bioRxiv:疫苗和单抗对新奥密克戎BQ.1和XBB.1作用甚微,这两种亚变体可能是天然的疫苗
7月初在尼日利亚发现BQ.1和BQ.1.1,随后在欧洲和北美急剧扩大。8月中旬在印度发现XBB和XBB.1,并迅速在印度、新加坡地区流行。这些新的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及其广泛的突变,也让当前的COVID-
CRISPR基因编辑面临“血统难题”:非洲人遗传多样性导致脱靶效应
由于在CRISPR基因编辑的gRNA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参考基因组通常没有考虑血统问题,导致在癌症基因研究中可能会错过非洲血统人群的重要癌症靶点基因。
Meta公司发布ESMFold,两周完成6亿+宏基因组蛋白质结构图谱
今年8月,谷歌旗下的英国DeepMind公司借助AlphaFold2模型,公布了大约 2.2 亿种蛋白质的预测结构,它几乎涵盖了 DNA 数据库中已知生物体的所有蛋白质。AlphaFold是曾开发出A
biorxiv:最新奥密克戎变异株能够逃逸3针疫苗接种,还能够逃逸感染后的免疫
目前流行毒株的免疫逃逸显著增强,尤其是BQ.1.1和BA.2.75.2,不仅能够逃逸3剂疫苗接种,还能够逃逸BA.1或者BA.5感染后的免疫。
bioRxiv:青蒿热水提取物能抑制新冠病毒
众所周知,青蒿素(Artemisinin)是药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并且获得了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是目前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国的骄傲。青蒿素的抗炎、抗病毒、抗疟疾等作用让很多人
bioRxiv:谢晓亮团队全面评估Omicron亚型BA.2.12.1,BA.4和BA.5的免疫逃逸效应
Omicron不断突变,产生大量的亚型。目前大家关注的亚型至少包括XE,BA.2.12.1,BA.4和BA.5这几种。一般认为,随着Omicron不断变异,其传播性会进一步增强,免疫逃逸也可能会进一步
bioRxiv:新冠宿主的决定性因素已确定?
已通过蝙蝠和灵长类动物中 SARS-CoV-2 相互作用蛋白的不同进化轨迹确定了 COVID-19 的重要宿主决定因素
bioRxiv:张文宏新作:全面评价奥密克戎逃逸能力!
迫切需要并排比较所有主要Omicron亚系对现有疫苗引发或单克隆抗体(mAb)介导的中和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