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最新研究提示心理干预可减少抑郁患者自杀意念
2024-03-26 精神医学新观点 精神医学新观点 发表于陕西省
作为抑郁症一线治疗方法,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自杀意图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几乎每8个人中就有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抑郁患者有2.64亿人。而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自杀意图是抑郁症的致命症状。那目前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抗抑郁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尤其是在存在明确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及认知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治疗的作用
心理治疗在治疗抑郁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以探索他们的情感、行为模式以及那些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根本原因。心理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发展新的应对策略,改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最近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Psychiatry》发表了一篇关于抑郁症心理干预相关的荟萃分析,研究[1]纳入了12项试验共3930名抑郁症患者,将接受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风险均有小幅降低(标准化均数差 -0.31 [95% CI -0.60,-0.03])(图1)。可见作为抑郁症一线治疗方法,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自杀意图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图影响的森林图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最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疗法(IPT)和精神动力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旨在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人际疗法专注于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而精神动力治疗探索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信念。
★认知行为疗法(CBT)
CBT是一种结构化的短期治疗方法,旨在改变患者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从而改善情绪和减轻抑郁症状。CBT强调当前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技能训练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负面思维,改善情绪调节。Hofmann等人[2]将CBT疗法与其他疗法对治疗抑郁症效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CBT与其他心理治疗方式同样有效。然而,也有研究表明CBT相对更优。
★人际疗法(IPT)
IPT是一种关系导向的治疗,专注于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和社交功能障碍,这些因素通常与抑郁症状相关联。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IPT旨在减轻抑郁症状。
★精神动力治疗
精神动力治疗深入探讨个体的内在冲突、愿望和防御机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心理过程如何影响当前的情绪和行为。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在许多情况下,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结合使用可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效果。药物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心理治疗则致力于解决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并教患者管理情绪和应对日常挑战的长期策略。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的风险,并在恢复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支持。Cuijpers等人[3]比较成人抑郁或焦虑障碍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与接受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包含了2331名抑郁患者。结果显示:
-
联合治疗与安慰剂比较:11项比较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大(Hedges' g = 0.74,95% CI:0.48-1.01)。
-
药物治疗与联合治疗比较:11项比较显示,药物治疗相对于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小(Hedges' g = 0.37,95% CI:0.12-0.63)。
-
药物治疗与安慰剂比较:在11项比较中,药物治疗与安慰剂相比的效果也较小(Hedges' g = 0.35,95% CI:0.21-0.49)。
-
心理治疗与联合治疗比较:11项比较显示,心理治疗与联合治疗相比的效果相似(Hedges' g = 0.38,95% CI:0.16-0.59)。
-
心理治疗与安慰剂比较:心理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效果也较小(Hedges' g = 0.37,95% CI:0.11-0.64)。
这些结果表明,与单独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相比,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联合治疗)在治疗成人抑郁和焦虑障碍方面更有效。
展望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而普遍的精神健康问题,但通过现有的多种治疗方法和不断发展的技术,患者有望实现有效的治疗和恢复。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及时治疗以及持续的支持和关怀。
参考文献:
1. Miguel C, et al. Assessment of suicidality in trial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Lancet Psychiatry. 2024 Feb.
2. Hofmann SG, Asnaani A, Vonk IJ, et al. Cognit Ther Res. 2012 Oct 1;36(5):427-440.
3. Cuijpers P, Sijbrandij M, Koole SL, et al. World Psychiatry. 2014 Feb;13(1):56-6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心理干预# #自杀意念# #抑郁症#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