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小李(化名)因为拉肚子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腹部CT等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
在详细问诊中,医生得知他出现慢性腹痛腹泻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病情比较可疑,于是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小肠CT提示小肠多发炎症,肛周MRI(核磁共振)提示肛瘘,血生化提示轻度低蛋白血症,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
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小李最终被诊断为无法治愈的“绿色癌症”--克罗恩病,本以为自己只是普通肠炎的小李直呼“想不到”。
由于发现得早,小李的克罗恩病在发病早期就得到了干预,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一、什么是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确的慢性透壁性炎症性肠病(IBD),可累及整个消化道,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CD最常发生于青年期,根据我国统计资料,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约为1.5:1)。
CD的患者的表现呈多样化,包括消化道表现(如腹泻、腹痛,血便)、全身性表现(如体质量减轻、发热、食欲不振、疲劳、贫血)、肠外表现(与UC相似)和并发症(如瘘管、腹腔脓肿、肠腔狭窄、肠梗阻和肛周病变)等。
腹泻、腹痛、体质量减轻是CD的常见症状,如有这些症状出现,特别是年轻患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如伴肠外表现和(或)肛周病变则高度疑为本病。
二、为什么会得克罗恩病?
CD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肠道细菌及免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神刺激、饮食因素及不卫生习惯都可能诱发病情加重。腹部外伤或过敏反应等可作为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使淋巴组织增生的肉芽肿性病变,形成淋巴管梗塞、溃疡、瘢痕、瘘管等损害。
三、哪些人更易得克罗恩病?
遗传因素在克罗恩病的发病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故患者的直系亲属相较于一般人群患 CD 的可能性要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经常地紧张焦虑、饮食不卫生、作息不规律等因素也会增加患 CD 的可能性。
四、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CD 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随访。
WHO提出的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具有上述①②③者为疑诊;再加上④③⑥三者之可确诊;具备④者,只要再加上①②③三者之二也可确诊。
五、克罗恩病如何治疗?
由于目前没有治疗手段可以根治克罗恩病,一旦确诊,就意味着患者需终生与该疾病为伴,所以克罗恩病也被称为“绿色癌症”、“不死癌症”。现有药物的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防治并发症,尽量使患者避免手术治疗。
1、活动期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 SASP) 和 5-氨基水杨酸(5-ASA)等,柳氮磺吡啶仅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的轻、中度患者。美沙拉嗪能在回肠末段、结肠定位释放,适用于轻度回结肠型及轻、中度结肠型患者。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布地奈德等,对中重度克罗恩病的诱导缓解疗效确切,但对维持缓解无效。病变局限于回盲部者,为减少全身作用激素的相关不良反应,可考虑布地奈德,但该药对中度活动期CD 的疗效不如全身作用激素。
3)免疫抑制剂:如嘌呤类药物、甲氨蝶呤(MTX)等,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或对激素依赖的患者,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乃至停用。
4)抗菌药物:某些抗菌药物如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本病有一定疗效。甲硝唑对肛周病变、环丙沙星对瘘有效。上述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故临床上一般与其他药物联合短期应用,以增强疗效。
5)生物制剂:目前我国获批用于克罗恩病治疗的生物制剂有:英夫利昔单抗(IFX)、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和维得利珠单抗。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克罗恩病和标准治疗疗效不佳的克罗恩病患者。
2、缓解期治疗
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取得缓解者,可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缓解。
因糖皮质激素无效/依赖而加用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取得缓解者,继续以相同剂量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维持缓解。
使用英夫利昔取得缓解者,推荐继续定期使用以维持缓解。维持缓解治疗用药时间可至 3 年以上。
六、克罗恩病何时应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包括肠穿孔、持续性或复发性肠梗阻、不适合经皮穿刺引流的腹部脓肿、顽固性消化道出血、异型增生或癌症。 其中,肠梗阻是CD最常见的手术原因。
另外,内科治疗无效的CD患者也需要酌情考虑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切除回肠末端狭窄、纤维化疾病和疾病活动的回肠末端(<40 cm)是较好的治疗选择,其益处和风险可与药物治疗相媲美。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
编辑:一颗碱水球
● 警惕!一根鱼刺引发的开胸大 抢救 ● 肝硬化腹水,利尿剂怎么用?别只知道螺内酯+呋塞米! ● 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掌握的25个问题!